佛 手

佛 手

佛手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有两次花期,第一次在春分至清明,第二次在立夏前后,花洁白、香气扑鼻,9~10月果实成熟,成熟的佛手果实颜色金黄,并能时时散发出芳香,其香气能提神醒脑,还能消除异味,净化室内空气,抑制细菌。

喜阳植物,但忌强光久晒,不耐严寒,怕霜冻及干旱。最适生长温度为22~24℃,越冬温度5℃以上。适宜在疏松肥沃、富有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

【别名】 佛手柑、五指柑。

【药用部位】 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

【种植技术】 扦插、嫁接、压条繁殖均可。栽种应着重注意浇水见干见湿、薄肥勤施、疏花疏果及安全越冬管理几个环节。家庭种植常用扦插繁殖为主。

1.栽植 盆栽种植用灰褐色的瓦盆较好,随着树体的扩展要及时换盆。盆土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在早春新芽萌发前进行扦插,从健壮母株上剪取健壮枝条,取中段10~20 cm长的茎段作为插穗,插入盆土中,浇透水,摆放在半阴处,2~3周后再逐渐见阳光,在25℃条件下约1个月即可生根。春季换盆要施足底肥,以补充上年结果后消耗的养分。

2.肥水管理 一般分基肥、花前肥、果实膨大肥等,避免浓肥、未腐熟肥和重肥,而应遵守“薄肥勤施”的原则。3~5月浇稀薄的饼肥水,6~8月浇浓度稍高的矾肥水,开花结果期要严格控制氮肥。浇水要做到不干不浇,浇即浇透。高温季节宜早、晚各浇一次水,冬春季保持盆土湿润偏干即可。

3.疏花疏果 佛手周年开花,3~4月下旬开的花叫春花,其结的果实大,外观及品质较好,因此应保留这次花。佛手花量大,为了减少消耗,应及时疏花,每丛花序只留1~2朵即可,要留健壮和朵大的花。佛手结果后需根据树形大小和树体强健来定所留幼果,一般可留20~30个果。

【性味功效】

性味:佛手花:辛、微苦,温。佛手:辛、苦、酸,温。

功效:佛手花:疏肝理气。用于肝胃气痛,胸闷咳嗽痰多,月经不调。佛手: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食疗药膳】

1.玫瑰佛手茶

食材:玫瑰花6 g,佛手10 g(切片)。

制法:将玫瑰花和佛手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成,代茶饮,每日1剂,温服。

功效:能理气解郁,用于肝胃不和,胃脘疼痛,胁肋胀痛,嗳气少食。

2.佛手蜂蜜粥

食材:佛手50 g,粳米50 g,蜂蜜适量。

制法:先将佛手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然后将药汁煎煮粳米,药汁不够可适量加水,用大火煮开再转用文火将其煮成粥,待粥凉至40℃左右时,加入蜂蜜即成。每日1次。

功效:清热,滋肝,利湿。主治慢性肝炎。

【注意事项】 有咽干口燥,心烦易怒,多梦,心悸,头痛,面红,口苦或大便干结等症状者需谨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