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味 子

五 味 子

五味子为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果实可作药用,植株可供观赏。其花期5~6月,果期8~9月,花后花托渐伸长为穗状,果实外皮鲜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果肉柔软,常数个粘连一起。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在西方商品市场历史上一直被称作“东方王子”。

喜湿润环境,但不耐低洼水浸,耐寒,需适度荫蔽,幼苗期尤忌烈日照射。以选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栽培为宜。

【别名】 北五味子、辽五味子。

【药用部位】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

【种植技术】 用种子、压条和扦插繁殖,家庭种植以种子繁殖为主。

1.栽植 五味子的种子皮厚而结实,直播难以出苗,播种前需经沙埋处理,在播种前3个月(一般在12月份)将果实放入水中浸泡3~5日,去掉果肉、果皮。将种子与3倍湿沙拌匀,以种子互不接触为宜,放入花盆中,经常喷水保持湿润,在室内催芽至来年春,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培养土建议选择肥沃的砂壤土或者腐殖土为主。栽时要使根系舒展,压实,浇透水。

2.肥水管理 五味子喜肥,每年追肥1~2次,第一次在展叶期进行,第二次在开花后进行,一般追施腐熟的农家肥料。适时松土,在进行松土过程当中注意不要伤及五味子的根部。缓苗期间每日浇水1次,开花结果期和果实膨大期也需浇水。

3.修剪 春、夏、秋三季均可修剪。春剪:一般在枝条萌芽前进行,剪掉过密的果枝和枯枝;夏剪:主要剪掉重叠枝、病虫枝等;秋剪:主要剪掉夏剪后的基生枝。五味子是木质藤本植物,移植后第二年应采取搭架处理,满足其缠绕生长。

4.越冬管理 入冬前在五味子基部培土,可以保护五味子安全越冬。

【性味功效】

性味:酸、甘,温。

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食疗药膳】

1.五味子茶

食材:五味子5~10 g,冰糖适量。

制法:开水浸泡五味子,加入适量白糖代茶饮。

功效:常饮可降压,改善高血压症状,并防治冠心病。

2.五味子粥

食材:五味子10 g,大米100 g。

制法:大米、五味子淘洗干净,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用文火进行熬制。

功效:五味子可以养肝、补肾,大米本身就有着保肝、护胃的作用,酒后进食能够有效减少乙醇对肝脏的伤害。

【注意事项】 ① 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麻疹初发者忌服。② 五味子有小毒,个别服用后胃部有烧灼、泛酸及胃痛,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