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芩
黄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黄芩不仅有药用价值,家庭种植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喜温暖凉爽气候,耐严寒,耐旱,耐瘠薄,成年植株地下部分可忍受—30℃的低温。
【别名】 枯芩、淡黄芩、淡芩、条芩。
【药用部位】 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或分根繁殖。以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或微碱性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1.栽植 种子繁殖:可用直播或育苗移栽法。分根繁殖:挖取3年生黄芩根茎,切取主根留供药用,根据根茎形状分切成若干块,每块有芽眼2~3个即可栽种。栽植后,保持地面湿润,利于幼苗出土。幼苗出土后,松动表土,保持地面疏松,下面湿润,利于根向下伸长。
2.肥水管理 每年追肥2~3次,6~7月为生长旺盛期,可追施有机肥。黄芩耐旱怕涝,雨季需注意排水,不可积水,否则易烂根。抗旱力较强,遇严重干旱或追肥后可适当浇水,一般不用常浇水。
3.修剪 以收获药用根茎为种植目的,可在抽出花序前剪掉花梗,从而减少养分消耗,促使根系生长。
【性味功效】
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食疗药膳】
1.绿茶黄芩汤
食材:绿茶3 g,黄芩12 g,罗汉果15 g,甘草3 g。
制法:将黄芩、罗汉果、甘草放入砂锅中,加清水500 ml,小火煎药至水剩一半时止。把茶叶放保温瓶中,将煎好的药汁倒入保温瓶中沏茶,盖好保温瓶盖。向药锅中加清水500 ml,如前次一样再煎一次,把药汁也倒入保温瓶中沏茶,盖好瓶盖。药渣可弃去。此绿茶黄芩汤可代茶饮,或早、中、晚饭后30分钟顿服。
功效:泻火解毒,防癌抗癌。
2.柴胡黄芩粥
食材:柴胡6 g,细辛2 g,黄芩8 g,大米100 g,枸杞少许。
制法:细辛洗净;柴胡、黄芩洗净后煎取汁液备用;葱洗净,切成葱花。锅置火上,倒入药汁和少许清水,放入大米,以大火煮至米粒开花,再加入枸杞和细辛,转小火熬煮。待粥煮至浓稠状,调入盐拌匀,再撒上葱花即可。
功效:祛风散寒,清热益肾。
【注意事项】 ① 脾肺虚热者忌之。② 脾胃虚寒、无食欲、大便稀不成形者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