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菖 蒲

石 菖 蒲

石菖蒲盆栽始于北宋,能够历经南宋、元、明、清以至现代的900余年,主要因其在文人、士大夫阶层具有特殊的物质与精神价值:① 作为观赏植物,十分高雅,其根、叶、株形以及附着的怪石、盆水均可作为观赏对象,因而盆栽石菖蒲成为文人庭园与书斋中常见的摆饰物。② 借以表现文人淡泊的心境,中国古代文人常以石菖蒲表现自己的心境,如苏轼将石菖蒲的品格记述到文章中:“至于(石菖蒲,作者加)忍寒苦,安淡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安岂昌阳所能仿佛哉?”③ 具有吸附烟尘、净化空气等有益人体健康的功能,如《二如亭群芳谱》中记载:“有虎须蒲,灯前置一盆,可收灯烟,不薫眼。”

喜阴凉湿润气候,耐寒,忌干旱。以灌水方便的砂质壤土、富含腐殖质壤土栽培为宜。

【别名】 水剑草、香菖蒲、药菖蒲。

【药用部位】 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

【种植技术】 家庭栽培用根茎繁殖。

1.栽植 盆栽时选择不漏水、内径在40~50 cm的花盆,盆底施足基肥,中间挖穴,植入带须根和叶片的小根茎,生长点露出土面,浇水。宜选择半阴处栽培,避免强烈日光直射。喜温暖至高温,适宜温度18~28℃。久植过于拥挤时应强制分株,换土后再栽植。

2.肥水管理 初期以氮肥为主,抽穗开花前应以磷、钾肥为主,每次施肥一定要把肥埋入土壤表面5 cm以下,或者将适量有机颗粒肥置于盆面。种植石菖蒲需大量浇水,保持盆土湿透,因其喜潮湿,可以将花盆全年置于有湿石子的浅碟上,天气较热时需向植株喷水,以增加湿度。日常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宜,勿浇水过多,防止造成叶黄。作室内摆饰时应放在窗缘光源射入处,若生长较弱,应即时移出室外,充分灌水。

3.修剪 生长期注意拔除石菖蒲根部杂草,修剪次数不宜过于频繁,定期去除腐叶、黄叶,使之保持最佳观赏效果即可。

【性味功效】

性味:辛、苦,温。

功效: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食疗药膳】

石菖蒲炖猪心

食材:石菖蒲10 g,猪心1个,红枣3个。

制法:猪心剖开一半,洗净瘀血;石菖蒲、红枣(去核)洗净,放入猪心内;把猪心放入炖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隔开水文火炖2小时,取猪心切片,加酱油佐膳,汤调味供用。

功效:化湿辟浊,宁心安神。

【注意事项】 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