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楂
山楂为落叶乔木。叶子近于卵形,有羽状深裂,花白色。果实球形,深红色,有小斑点,味酸,可以吃,也可入药。山楂花开如雪,果熟红艳,可以净化空气。山楂树是中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
喜光树种,阳光不足会造成枝条细弱,叶片薄,颜色浅,坐果差。因此要放于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场所养护管理。
【别名】 山里果、山里红、楂肉、焦楂。
【药用部位】 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种植技术】 用种子、分株和嫁接均可繁殖,家庭种植常用育苗移栽法。盆栽于春季萌芽前、秋季落叶后进行。以秋栽为最好。
1.栽植 盆、篓、缸、桶等都可选用,因山楂主根发达,选用盆、桶要深一些,以满足山楂生长的需要。选用侧芽饱满、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的山楂壮苗,盆底放碎瓦片,装少半盆土,把山楂苗植于盆中,将根舒展开,分层填土,用木棍捣实。最后将苗木轻轻向上提动一下,以舒展根系,按实四周后立即浇水
2.肥水管理 在山楂生长期内追肥以氮肥为主,结果期以配合磷、钾肥为主,原则是少量多次。施肥可分别在4月上旬、6月中旬、8月下旬进行,以促进叶、果生长。盆栽山楂的营养面积容易受容器限制,加之经常浇水,容易养分流失,故要经常补充养分。山楂较耐旱,未结果的树对水分要求不严格,但是结果的盆景则必须保证水分的充足供应。盆内以保证湿润为度,不宜积水,秋季要控制浇水量,而冬季则宁干勿湿。
3.修剪 树形可采用曲干、直干、斜干、分层等多种形式。树宜矮不宜高,主枝角度宜大不宜小,背上直立枝宜短不宜长,使其枝条向外扩展,形成稍扁形树冠。冬季修剪以疏、缩为主。疏去细弱枝、交叉枝、重叠枝、过密枝、直立枝。回缩较长细弱枝,回缩时要注意剪口处必须留有方向适宜的分枝,以利恢复枝势。夏季修剪,在枝条充足的前提下,对于剪口及枝干上由潜伏芽抽生的萌蘖枝,在发芽后及时疏除。
【性味功效】
性味:酸、甘、微温。
功效: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食疗药膳】
1.山楂绿豆汤
食材:山楂、扁豆各10 g,绿豆30 g,厚朴花6 g,精盐、味精、葱花少许。
制法:将绿豆、山楂、扁豆洗净,用温水将绿豆泡胀,再放入锅内煮成汤,沸腾后加入厚朴花,用小火缓熬成汤,最后加入精盐等调味,佐食或随意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止渴消暑。
2.减脂茶
食材:山楂、麦芽各30 g,决明子15 g,茶叶、荷叶各6 g。
制法:先将山楂、麦芽、决明子置锅内,加水煎30分钟,然后加入茶叶、荷叶煮10分钟,倒出药汁备用;再次加水煎取药汁,将2次药汁混合,当茶饮。每日1剂,连服10日。
功效:平肝泄热,消食降脂。适宜于肥胖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者。
3.山楂粥
食材:山楂30~40 g,粳米100 g,砂糖10 g。
制法: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
功效:健脾胃,消食积,散瘀血。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以及食积停滞、腹痛、腹泻、小儿乳食不消等。
【注意事项】 ① 孕妇、经期、血友病、紫癜、消化性溃疡、胃肠道出血、视网膜出血者,忌吃山楂。② 老年、儿童、胃酸过多者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