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我识别心理性和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
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交。ED的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55岁以下为7%,60岁以上为18.6%~75.0%。ED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从未能进行成功性交的患者为原发性,而原先性生活正常、后来出现勃起障碍为继发性。
ED病因主要分为心理性和器质性两大类。器质性ED又包括神经性、血管性和内分泌性三类。以往普遍认为86%~90%的ED是心理障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采用各种现代的先进技术,用科学的方法客观评价人类性功能,使器质性因素在ED病因诊断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人类的性活动是由神经、血管、内分泌等系统共同参与的复杂生理过程,往往是心理性与器质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以全面系统地追究病因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以下线索可以帮助患者初步自我识别心理性、器质性ED。
心理性ED往往有精神心理性诱因,包括近期突然遭受重大心理应激,或者长期处于负性不良生活事件中,如家人突然亡故、夫妻关系破裂、婚姻不和谐、人际关系问题、工作生活压力大等,患者常常精神心理状态不佳,伴有焦虑、抑郁和冲动攻击等情绪行为问题,也有部分心理性ED可能与幼年早期性创伤经历有关,或者继发于某些原发性的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人格障碍等。心理性ED起病突发或间断性发生,非性交时如夜间、早晨、手淫等可有正常勃起,性欲与射精功能多无变化。
而器质性因素所致ED,患者病史中可能有影响勃起的外伤或手术史;也可能会有影响勃起的各种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腰骶脊髓外伤或腰椎间盘突出症、额叶病变、脊柱裂、周围神经病变等)、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全、心肌梗死、动脉瘤、高血压、高血脂等)、内分泌疾病(糖尿病、性腺功能低下、垂体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高催乳素血症等)、泌尿生殖系疾病(泌尿生殖系炎症、阴茎海绵体硬结、尿道下裂、尿道上裂等),其他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肥胖);也可能影响勃起的药物,如降压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西咪替丁、激素类药物等;未服用毒品,包括吸烟与酗酒比例低等。
(卞茜)
— 专家简介 —
卞茜
卞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艺术治疗学组副主任委员、注册心理督导师,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神卫生政策法规、儿童青少年精神行为疾病的公共卫生预防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