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的权利
现代教育治理结构下,家长的对学校教育拥有知情权、监督权、决策权、评价权等。
1.知情权。家委会享有知情权是履行职责、享受其他权利以及发挥职能的基础。为保障家委会享有充分知情权,学校应该创造充分的条件,设置具体的程序,尽可能地满足家委会的知情权需要。
2.决策权。引导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如参与谈论学校发展规划和每年一次年度工作计划、每学年的全体教工大会,代表家长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3.建议权。针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教育方面,应该听取家长的意见。家委会也有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权利。
4.监督权。家委会作为学生权利的维护者,应该享有监督学校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权利。学校针对学生和学校重大发展的决策,应该及时征求家委会的意见,接受他们的质询和监督。
【案例分享】
没事,老师,我来吧!
周五是高三填报志愿的家长会,学校和年级组都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通过数据能够直接反映各大学各科系的要求。作为文科班的班主任,徐老师也在认真准备着家长会的内容,突然电话铃响了。
“徐老师,您好呀!我是辰辰妈妈,有件事想和你沟通一下……”
“您说吧,没事。”
“你不要生气哦,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好……”辰辰妈妈是班级家委会的成员,本身是个全职妈妈,平时在QQ群里非常活跃,和班级里其他家长的关系都不错,常常代表大家给学校和班级提了不少意见,是个热情爽朗的人,不知为什么在电话里吞吞吐吐了起来。
“这样吧,我现在手头有事,等家长会的时候我们见面谈吧。”
“唉,徐老师,我就直说了。是豆豆爸爸说这次选举不公正,他们家豆豆的成绩是班级第一,优秀毕业生为什么不是他?!他有点想不通,想让我来问问你。但是他的情绪挺激动的,我怕他今天晚上会让你难堪……”
哦,是优秀毕业生的事情,那是得和全体家长沟通的内容,毕竟有10分的加分呢!而且今年的情况很特殊,是最后一年的加分,有实力竞争的孩子家长眼睛都盯得紧紧的,这其中最关注的就是豆豆爸爸,上次讲评选标准和程序的时候,他笔记记得很认真。
“辰辰妈妈,我们学校是根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选优秀毕业生的。全年级共8个班,名额只有6个,并不是每个班都肯定有名额,这是其一;其二,成绩是参考参数,按高二以来的4次考试名次折成分数,还有考虑这个学生为班级和学校的工作效果和辐射力量,加上班级同学的无记名投票和任课老师的无记名投票,两轮差额选举,这才选出年级的优秀毕业生。我们是按照章程做的,上次家长会家长们收到的通知单上写得很清楚的。”徐老师仔仔细细地向辰辰妈妈做着解释。
“是的是的,我知道的,我们家辰辰也说,同学们和老师们都投票的。”
“所以呀,我们的程序是很规范的。而且豆豆的成绩是我班第一,但在年级里的竞争力并不够。”
“唉,就是这个说法豆豆爸爸不认同,他说是你没为班里的学生争取……”
徐老师心里既理解又委屈,理解家长的失落情绪和焦急心理;也为家长的不理解、前期工作完全被否定而难过。但徐老师更在想,现在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呢?该如何解决眼前的难题呢?难道真的等到家长会上和豆豆爸爸针锋相对?
“辰辰妈妈,我想麻烦您帮个忙。”徐老师下定决心,这件事一定得在家长会之前解决。
“非常感谢您,这个情况很紧急,亏得您这么及时地告诉我,这样我就有了准备,谢谢您的及时沟通。”徐老师理了理思路,稳定了语气,继续说,“因为事关孩子的未来,豆豆爸爸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我们都可以理解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做好沟通工作。辰辰妈妈,您看这样可行吗,您能不能帮我先和他说说看?你们比较熟,孩子在初中还是一个班的;作为家长立场比较一致,好沟通一点。如果现在我来联系,好像不太合适,有可能还会激化矛盾。”
“嗯,徐老师,我来试试吧。之前我就和他说了,老师和学校肯定是按章程办的。我再想想该怎么说服他……”
“辰辰妈妈,谢谢您的理解。您说的对,我们都是按规定操作的,欢迎各位家长来监督。对了,我们年级的家委会成员也是到场的。”徐老师补充到,“还要麻烦您把具体的情况和豆豆爸爸说一下,打消他的疑心。当然如果他要来学校,我们肯定也是欢迎的。”
“好的,好的,我尽力。”
“谢谢您,辰辰妈妈!”
“不客气,徐老师。作为我们班家委会的成员,我就是一个沟通的桥梁!没事的,我来吧!”
放下电话,徐老师平静了一下内心。家长对自己的子女往往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和苛责并存。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更有义务和责任做好沟通工作,学校教育要尽量公开,让家长能参与一些教学活动,能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一天的生活与学习状况。最主要的是让家长认同我们的教育,家校配合共进。家委会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各位家长,晚上好!感谢大家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
豆豆爸爸认真地记着各学校的录取分数,有时还和辰辰妈妈商量两句。站在讲台上的徐老师欣慰地笑了。
【点评】
学校推选优秀毕业生是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但有时候依然有家长觉得不公平而引起对学校的不满。如果事实没有及时向家长澄清,家长这种不满的情绪会逐渐膨胀,而引起其他家长的质疑与猜测。这个时候家校之间的沟通就显得非常关键与必要了。
本案例中,由于家委会委员挺身而出,及时把个别家长的不满与质疑告知班主任,并和班主任一起商议如何让这位家长了解选举的“真相”。通过家委会委员与家长的沟通,家长的疑惑很快得以释然。案例充分说明了,家委会是学校工作坚实的合作伙伴,可以充当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校教育要尽量向家长开放,让家长能参与一些教学活动,能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与学习状况。最主要的是让家长认同我们的教育,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