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校园突发事件后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

(四)发生校园突发事件后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

教师学生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引导者,是和家长目标一致的同盟者。因此,学生在学校遇到突发事件,而且在突发事件中受到伤害或财物受到损失,教师必须及时告知家长。

如果涉及学生安全问题,如学生受伤、自我伤害、生病等,一定要及时告知家长,尽可能客观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要注意体会家长的情绪,既不能让家长着急,还要让家长做好心理准备。

【案例分享】

手机丢失之后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如同往常一样,在早自习开始前L老师踏进了教室。L老师在学生座位间巡视的时候,突然注意到小Y没有穿着校裤,于是就让他去学生处借来一条校裤换上。

第一节课下课,小Y和几个男生突然跑到L老师的办公室,焦急地告诉老师说,他发现自己的手机不见了。L老师仔细询问了前后原委,他说手机原来是放在裤子口袋里的,在男厕所换裤子的时候,顺手就把裤兜里的手机放在洗手池边,应该是换完校裤就忘了拿回手机,后来下课时想起来再去取的时候,手机已经不在原处了。“是有人偷了我的手机!”小Y气愤地说。因为手机新买了不久,他情绪很激动,吵着要抓住小偷。旁边的几个同学也一起义愤填膺地斥责私下偷拿他人物品的行为。此刻,小Y全然无心回到教室上课,短暂考虑了一下,L老师留下一位男生班委陪着他,要他先坐下来,再仔细回忆一遍最后一次看到手机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小Y强调就是落在男厕所了。L老师仔细询问手机的款式、颜色,放在什么位置,拿出自己的手机拨打他的手机,听到的提示是已关机。小Y愤愤不平地说肯定是小偷藏起来了。

L老师先尽力安抚小Y,肯定地告诉他,一定努力帮助他寻找丢失的手机,然后立刻把有学生丢失手机的情况上报学校。安保人员先调取了那段时间的监控录像,和小Y一起观看,但是监控探头显示只能看出有人进出过厕所这些信息,再不能提供其他有效信息。小Y马上提出要搜查在这段时间出入男厕所的所有人的物品。听闻他的要求,L老师温和地和他说:“我们能理解你此时迫切想要找回手机的心情,可是我们没有权利搜查别人的私有物品啊。”小Y还是激动地说:“那怎么找回我的手机啊,肯定是有人偷走了!”还是强烈要求要进行搜查。一些知情同学也说会帮忙去打听,在那节课上课下进出过男厕所的同学都是谁,询问他们有没有看到过手机。小Y得到了一些宽慰,回到教室里。

学校相关老师和L老师讨论了处理问题的对策,小Y的诉求——对在校师生进行搜查肯定是不合法的。学校安排了专人向监控里显示相关时间内进去过男厕所的师生调查情况,努力帮助查找。另外,关注事件的舆论导向问题,同时做好小Y的心理疏导工作

中午,一辆警车停在了校门口,原来是小Y认为学校不能帮他找回手机,单单找相关人员询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报了失窃。此时,平静的校园不再平静了,一些原来毫不知情的学生也议论纷纷,说是今天在学校有人偷手机,校园里笼罩了不安的气氛。警察查证了相关情况后最后给出的结论是手机属于遗失,不能以偷窃立案。听到这一结论,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小Y心里更不平衡。他的主张没被学校采纳,说学校包庇了犯罪分子,感到委屈得很,心情十分沮丧。可想而知,接下来的课也上得毫无效果。

小Y是来自部队大院军人家庭的孩子,自小父亲对他的教育相当严厉,因为工作的原因,有过几次调动,所以小Y常常面对新建立起来的亲密伙伴关系不得不被破坏的境遇。而另一方面,他又非常渴望亲密的同伴关系,手机遗失在学校,对于他在校园环境中建立同伴信任其实产生了一定的破坏力。

略加思考了一下,L老师认为首先要处理他的情绪问题,使得男生在成长中面对挫折和磨难时能有理性判断和更坚韧的意志。其次,还应关注当事人之外的其他同学对于事件的评价,发挥集体教育的影响力。于是,L老师及时拨通了小Y妈妈的手机,告知她今天小Y遗失手机的情况及学校如何处理的始末。希望母亲好好和小Y谈一谈,尽量平复他的不满情绪。

下午放学后L老师召集班委开会,商量如何帮助小Y以及如何正视事件,并且提了两个要求:一是多关心小Y,多陪伴;二是在这个事件的传播中还原真相,不添油加醋,不传播妄加推测的不实信息,引发大家对校园安全问题的恐慌心理。

小Y母亲反映,孩子目前没有马上从委屈不平中走出来,对学校在查找手机时不够“给力”的态度仍旧心存不满,对拿走他手机的“恶人”愤怒不已。却没有想到自己也应该担负保管私人物品的责任。L老师请她帮助继续一起关注孩子的日常心理,不要影响正常的学习节奏。不要因为发生了这件事而偏激地认为生活中没有公正,以敌对的态度来看待一切挫折和意外。L老师继续和小Y妈妈保持联系,跟踪了解小Y的情绪波动。小Y母亲非常配合学校的工作。

L老师平常也总是找机会和小Y聊天,多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生活中的得失。在随笔中也一直和他保持交流对这个事件的看法,并从事件本身引申出去,看待成长中的得失。对于手机不见了如何界定其性质?对校园环境中的安全问题该怎么清醒认识?如何正当维权不偏激不带成见?经历了这件事,对小Y无疑也是一次成长的独特体验。

几个月后,手机虽然没能找回,但是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Y慢慢平复了心绪,在校园活动中又见到了他积极投入的身影。

【点评】

这是一个家校合力应对突发事件的典型案例。校园中学生财物丢失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不仅是财产权的维护问题,更要呵护好孩子充满善意、美好的心灵。L老师在处理学生丢失财物这件事时,第一时间上报学校,并调取了相关的视频监控;在面对学生要求进行搜查的不合理要求时,能坚守原则,明确予以拒绝。同时,L老师及时主动联系家长进行说明,并请求家长共同帮助小Y走出手机丢失的不良情绪,避免了家校间的冲突。

最值得称道的是,L老师和学生家长寻求家长支持,真诚合作,及时疏导孩子的情绪,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评判的标准,给孩子的成长以积极的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