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很多高中生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是不正确的,比如,不少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情,自己完全不管;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以为成绩好就一好百好,从而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还有些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到了高中阶段,独立意识增强,还依然用比较“专制”的方法去严格“管控”孩子……观念决定行为,家庭教育的误区都是因为家长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导致的行为偏差造成的。
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要向家长传达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这是家庭教育指导最基本的工作。例如:让家长认识到,家长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引导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特点,正确看待学习成绩,引导家长正确认识父母言行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力,引导家长认识到成人比成功更重要,等等。
【案例分享】
爸爸愿陪你长大
小林是我教过很特别的一个学生,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单纯与幼稚,仿佛还没有长成高中生。一头厚厚的乱发贴在头上,脸上常挂着天真的笑容,说话老前言不搭后语。上课小动作不断,嘴里的零食不停。我拿到新同学给班主任的信里,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字写得像刚学写字的孩童,歪歪斜斜,七长八短,东一个西一个,后来他的作业老师们也常看不清写的是什么。我只好送了他一本字帖,要求他每天抽半小时练字。入学以来,小林纪律性差,学习习惯不好,天天有老师向我告状,给他讲道理,他总懵懵懂懂的,好像一点不通人情世理。可有一次我上《跨越百年的美丽》时,问大家美是什么?平时说话笨拙吞吐的小林竟回答说:老师,你就是美,因为你爱我们的心。我当时呆了一下,被感动到了,全班同学都为他鼓起掌来。那时我意识到这个仿佛没长大不懂事的孩子可以打动人心,他仿佛是在用心感受周围的人和事。而且我发现同学也不反感他的幼稚邋遢和迷糊,能宽容他给班级和大家带来的一些小麻烦。有次他犯了错,还有个同学帮他求情,我问求情者为什么那么喜欢小林?他说:因为他呆萌可爱,没心机。
这个单纯的孩子却有一个复杂的家庭。家访时,我得知他从小父母离异,跟爸爸、奶奶、继母和妹妹一起生活,妈妈在外地。家访时继母和妹妹外出旅游不在家。爸爸对小林在校情况并不了解,对他的学习状况似乎也不太关心。后来学校每次收各种费用,小林总是全校最后一个交,被财务老师催了一次又一次,我每次提醒小林和他爸爸,他们总说忘了。更别说告家长书等各种回执了,小林不是晚交就是弄丢。关键是他爸爸几乎从不过问小林学习,也不来学校。
进校第一天的开学典礼是小林奶奶来的。学校组织的家长开放日,小林说学校发的邀请函给爸爸了,但爸爸把这事忘了。上次家长会小林爸爸又没来,也不提前说明原因。我询问小林,他先说不知道,然后口气暗淡地说:爸爸从不参加我家长会。我打电话给小林爸爸询问情况,他说工作忙没空来。我记得之前家访时他说过自己工作不忙,每天正常上下班。家长会晚上六点半开,他家离得又近,怎么会忙到来不了呢。我和他说:“家长会请尽量抽空参加,了解一下学校和班级情况,关心一下孩子在校表现。”他说知道了。我电话里和他讲了下家长会大致内容,并让小林把几份告家长书带给他。
好在马上又要开家长会了,我必须借此机会,和小林爸爸好好谈谈。卧龙三请都能被请到,我就不信,请不来他。
因为我相信舐犊之情,这世上没有不关心自己孩子的父母,家长之所以不愿来参加家校互动,一是觉得没必要,学习靠自己,和家长去不去家长会没关系;二是觉得没用,家长会就是老生常谈,听完领导讲,再听老师讲,听了也没用;三是觉得没面子,坐在教室里像个小学生,听自己娃挨批,看别人娃领奖。我决定对症下药,家长会前几天我打电话给小林爸爸。首先,我告诉他这次家长会很重要,学校会请专门的老师来讲高考新政策,并作针对我校学生的三门选课指导,而且有一些重要事宜需要家长配合,请他务必拨冗参加。其次,我告诉他这次家长会有两位外援,刚考上一本的我上届的学生小文和他爸爸。小文会和大家分享他高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他爸爸会讲讲高中三年培养小文的经验。再次,我告诉他小林在学习等方面还有些要改进的地方,各位老师的建议都写在了他的成长手册上,请家长来关心一下,便于今后家校配合。此外,我还请他家长会那天提前半小时来学校单独聊聊。
家长会那天,千呼万唤的小林爸爸终于来了学校,而且提前了半小时。我决定以情动人,因为在和他谈话时我感觉他是爱小林的,只是做惯了撒手掌柜,听烦了老师告状,对孩子失望甚至放弃了,所以懒得管。我劝他:“连老师都没放弃,您是这世上他最亲的人怎么可以放弃他,养不教父之过。他是个男孩,将来如何在社会上立足?父母之爱子应为之计深远!”小林爸爸说他也替小林发愁,只是不知道怎么办。我趁机提出,希望他今后每天监督小林回家作业,在作业本上签字,并督促小林早睡早起,不迟到。监督他一段时间帮他养成习惯。他一口答应。我请他和老师保持联系,多关心小林在校表现。我坦白地告诉他:“像您之前连学校都不来,容易给老师对孩子不上心,漠视孩子教育的感觉,而且小林也会觉得爸爸不在乎他,这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以后尽量不要缺席。”他都一一答应。
家长会后,他留下来晚走了会儿,我们又聊了聊。他说这次来挺有收获的,尤其是和其他家长互动环节,学到了不少经验,还加入了我们班的家长群。最后,我们还谈了小林纯朴少知懵懂幼稚的性格。我鼓励他爸爸:这孩子其实理解力不差的,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建议他找个合适的时机和小林两个人来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不要把他当孩子而是当成个大人。他爸爸答应了。
之后,小林爸爸每天都会在小林作业本上签字,我每天也会检查他各科作业,并签字反馈给他爸爸。小林学习和纪律方面比以前进步了很多。果然如科尔曼博士所断言: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的影响大于学校。希望小林和他爸爸能坚持下去。
我看着比以前成熟懂事了的小林,衷心愿他既能保持住那份天真单纯,又能丢掉幼稚无知,既能永保赤子之心,又能拥有追求梦想的能力。
【点评】
这是一个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唤起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心的案例。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读高中了,学校老师管就行了,自己就推卸责任,忽略对孩子在校情况的了解与关注,这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唤起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心。
案例中小林的家庭是一个离异家庭,情况比较复杂,但是舐犊之情一定存在于血浓于水的亲情之中。王老师通过共情了解父亲不关心孩子的原因,引导家长认识到教育孩子无论在哪个阶段都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之后老师又艺术性地引导父亲尝试与孩子沟通,通过具体事例开展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孩子在进步,家长也在互动中明确自己的义务、承担起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