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委员会成员要求

(二)家长委员会成员要求

家委会成员的选择标准不应以社会地位和学历高低为依据,而首先要考虑家长是否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否有热情且有时间。可参考如下标准:

了解和关心教育,懂得一定的教育规律。

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有大局观念。

关注学校发展,热心为学校提供支持和帮助,致力发展家校合作。

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有比较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和良好的教育效果。

能热心听取并向学校积极反映家长们所关注的问题。

能够理性沟通,处事公正。

【案例分享】

“对不起,我很忙”

老师,对不起,这次家委会我又不能来参加了。我太忙了,工作太多跑不开”。

虽然答案在意料之中,但是挂上电话后,我还是禁不住感慨了一番。

和我通话的是小A妈妈,班级的家委会成员。学校组建家委会,采用家长自荐和班主任提名相结合的形式产生候选人。班级组建初,作为班主任的我,对于家长了解不多,主要通过大家毛遂自荐。小A妈妈是个女强人,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一听我需要家委会成员,她立刻报名,并且获得了所有家长的拥护。当时我暗暗庆幸,有这么出色的家长担任家委会成员,能助我一臂之力,真的是难能可贵。

很快,我就觉得不对劲了。家委会的例会一般在家长会当天进行。召开之前,我都会致电几位家委会成员。别的家长都没有问题,但是小A妈妈的回答从来都是拒绝,而理由只有一个:“对不起,老师,我太忙了!”我侧面和小A沟通了一下,发现小A妈妈已经忙到了不着家的程度,经常出差,连孩子都几乎顾不上,家长会都是叫了小A的爷爷奶奶出席,更别说参加家委会了。

这下,我犯愁了。根据我的理解,学校家长委员会是由本校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既是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教育资源的开拓者、学生良好成长环境的创建者、家校关系的协调者,更是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监督者,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我自然希望家委会员成员是有能力的,有社会资源的,能够成为班级和学校的后备力量,提供有效支持和帮助。但是,如果过于繁忙,根本不能参与到班级和学校的事务中,显然这个职务有点形同虚设。取舍之间,我颇有点左右为难。

过了几天,又接到了小A妈妈的电话,充满歉意但非常诚恳:“老师,我想过了。我实在太忙了,所以家委会的职务还要麻烦你另请贤能啊!”

电话中,我表达了对小A妈妈的谢意。虽然很长一段时间,她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参与到家委会的工作中,但是她当时的表态就是对我开展工作很好的支持,我由衷地感谢她。

挂上电话,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点。家委会这个空缺必须迅速找到人选,而这次我要好好思考,寻找最适当的人选。

理想中的家委会成员,除了能力强之外,更需要能热心听取并向学校积极反映家长们所关注的问题,他(她)应该是学校和家长的桥梁,关心学校,有大局观念,愿意为学校、家长、学生服务。此外,如果能有比较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和良好的教育效果,那就再好不过了。

脑海中突然有了一个人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小B妈妈!

初见小B妈妈,她自称是在居委会打杂的家庭妇女,我只觉得她性格文静温和。交谈几次,发现她的教育理念很先进,很有想法。突兀追问之下,才知道她曾经为小B的青春期叛逆很是困扰,为了和谐母子关系,她报名参加了心理学的课程,而且已经考出了相关证书。小B在她的教导之下,顺利适应高中的生活,在班级里各方面都是佼佼者,被同学们亲昵地唤作“大神”。

我迅速和小B妈妈取得了联系,小B妈妈欣然接受了这个职务。之后两年,她没有缺席过家委会例会,每次都认真笔记,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想法。会后,通过家长QQ群和家长沟通,也获得了家长们的肯定和支持。此外,她还联系了她所在的居委会,提供班级孩子们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孩子们在毕业后对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还津津乐道,称这是份难能可贵的回忆。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了家委会的重要性。我也深刻地感悟到,在选拔家委会成员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值得我们考量。也许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但我们要牢记,我们的选择结果应该是最合适的,而绝非强求“最好”。

【点评】

首先,案例中的班主任对家委会的功能定位有清晰的认识:“学校家长委员会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既是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教育资源的开拓者、学生良好成长环境的创建者、家校关系的协调者,更是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监督者,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沟通与配合,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便于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理解和监督,确保各种教育渠道的畅通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以便更好地培养和教育学生。但是关于家委会成员的选择,我们有没有标准呢?

理论上每位家长都是家委会的潜在成员,但家委会要切实发挥功效,刚成立时还是应该制定一些标准和要求,选择那些有意愿、有时间和有能力的家长成为家委会成员,这样才能保证家委会的功能得到真正发挥,“最合适”的家委会成员就是“最好”的,本案例以实例给予最好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