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恶习导致便秘
诚诚6岁了,自从上小学开始就总是5~7天排一次大便,还需要妈妈用开塞露,已经1个月过去了,妈妈决定带他到医院看看。医生仔细讯问后告诉诚诚妈妈,孩子没什么大问题,是孩子上课时不敢去排便这一不良习惯导致的。妈妈恍然大悟,决定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同时还想了解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可以导致儿童便秘呢。
小儿在排便时有很多不良习惯,这些往往是引起小儿便秘的主要因素,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帮助孩子纠正这些不良习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
有些孩子该排便的时候不排,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忍着不便,这样会酿成便秘。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忍耐和放弃中,大肠对发出的便意信号反应越来越迟钝,渐渐地就没了便意,严重的甚至没有排便欲望了。所以,如果感到便意,就要立刻去解决。
有些孩子总是拿着书或报纸如厕,这样看似没什么,家长可能还会因为孩子有这个习惯而高兴,认为孩子学习努力,其实这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大便不畅的时候,看着书、报纸,似乎很优哉。不过,10分钟以后,如果还保持这样一种姿势的话,就会给肛门造成不必要的压迫,肛门的健康就会悄悄地被破坏。排便时间最好在3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如果用力,就很容易患上痔疮。所以说,超过一定时间,就果断地站起来,离开马桶。哪怕是过后有残便感,还要去洗手间,也不要在马桶上坐得太久。
有些女孩为了漂亮,保持身材,经常扎束腰腰带或穿塑身衣,这样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近年来研究发现,这些经常扎束腰腰带或穿塑身衣的女孩子排便量比不穿戴此类衣物的女孩子少很多,原因在于紧身衣抑制了调节排便活动的副交感神经,使大肠内分泌的消化液减少,在小肠中,将食物分解向前推的力量变弱,于是食物残渣在经过大肠的时候,要比正常的时候费时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便秘。所以说,便秘严重的女孩,尽量不要穿紧身衣,特别是睡觉的时候,更不要给身体太多的束缚。
喝水少、喂水困难是很多家长都苦恼的问题,平时很少喝水的孩子一天最好喝8~10杯水,特别是早晨起来,空腹喝一杯温水,可以唤醒大肠,刺激胃肠反应。大便中70%是水分,从这一点看,充足的水分摄取在改善便秘方面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我们的身体缺水,大便中的水分就会被大肠吸收,大便就会变得干燥。硬结的大便很难润滑地通过直肠和肛门,这就造成排便的痛苦,给肛门造成伤害,引起肛裂等不良症状。
有些家长认为,每天不大便是不行的,便秘是大便在肠道内非正常停留的状态。医学上认为,一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每天排便量少于30克的话,就是便秘。不过,3~4天都没有大便的人,如果没有什么特殊异常的话,也不是大问题。但如果每天都排便,每次都要用很大的劲儿,排便时间过长,便后仍有残便感或不畅快的话,就应该怀疑是否得了便秘。当然,排便量也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也没有必要非得坚持一天一次。保持良好的心情、尊重自然规律才是最重要的。
对已经有便秘的孩子,一部分家长习惯性地给孩子服用治疗便秘的药,等上一两天,如果没有便意,就开始再次服用,这样的习惯简直就是健康的大敌。一开始总是有效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产生了耐药性,必然要加大用药量,这种对便秘药的依赖,最终会导致肠道蠕动的无力,以至于离开药物肠道几乎不能自己蠕动。所以说,不是迫不得已,不要吃便秘药,如果要吃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专家提醒
孩子有选择和决定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我们应当予以尊重。但是家长也要做好监护职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时纠正、制止不良生活习惯,使其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