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防止粪便再积聚
1)饮食调节:婴幼儿应有合适的食谱,人工喂养时应减少牛乳量或在牛乳中增加糖量8%~10%。较大儿童饮食中注意增加豆类及豆制品摄入量,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挑食、偏食。食物中添加植物纤维30克/日,治疗2周可明显降低饥饿程度,增加肠蠕动纤维素效应。目前已有纤维素制剂可供治疗,如小麦纤维素(非比麸)已去除植酸及游离蛋白,用药后可增加粪便体积,使粪便硬度及肠道运转时间正常化。为减少腹胀的发生,纤维素的使用应适当控制。增加纤维摄入的方法对排便困难或严重结肠无力的患儿无效时,应给予低渣饮食,以改善症状。
2)缓泻剂:①乳果糖:剂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250毫克,其味甜,作用温和,无严重不良反应,且便于服用。②番泻叶:是刺激性泻剂,长期使用可使结肠壁神经丛受损,造成泻剂结肠,用药次数尽量减少。③聚乙二醇:为渗透性缓泻剂,通过其氢键固定水分,保留于结肠腔内,软化粪便,因其高分子质量而不会在消化道内分解代谢,不产生有机酸和气体,可长期用药。
3)微生态调节剂:便秘患儿存在肠菌群失调,致肠蠕动减慢,肠道内pH上升,肠功能紊乱。双歧杆菌可降低肠道pH、刺激肠蠕动、改善肠内发酵过程,有通便作用。常用制剂有肠乐、培菲康、金双歧及见飞达等。
4)排便训练:排便训练作为矫正便秘的方法而受到推崇,方法为饭后立即试图排便(此时胃肠反射活跃),并在排便失败时用灌肠剂或栓剂作为补救措施,争取解除粪便嵌塞。此法可使相当一部分便秘儿童症状改善,且排便频率增加。从8~12个月开始训练排便习惯:①定时排便,每天晨起坐便盆。②限时排便,一般5~10分钟,如不能较快排便,不要催促或责骂,也不要长期蹲坐,否则可引起脱肛或反而加重便秘。③令年长儿学会正确的排便用力方法,排便时耻骨直肠肌和提肛肌松弛,盆底下降,肛门直肠角变大,此时呼气后屏气(瓦尔萨尔瓦动作),增加腹内压,将粪便推入肛管而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