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小儿便秘
2025年11月02日
20 针灸治疗小儿便秘
(1)主穴:天枢、大肠俞、合谷、足三里。
配穴:外感风寒加曲池、外关;气血亏虚加脾俞、肾俞。
方法:常规消毒后,用30号1~1.5寸的毫针针灸,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得气后,可以留针15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逐步改善宝宝便秘的情况。
(2)主穴:合谷。
方法:取双侧合谷,手法为疾进疾出,不留针,再用推拿治疗。推拿方法:逆时针摩腹5分钟,揉双侧天枢5分钟,推下七节400次,揉龟尾5分钟,按揉足三里5分钟,补脾土(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推300次),清大肠(用右手拇指桡侧面着力,自小儿虎口直推至食指指尖200次),补肾经(在小指螺纹面上进行旋转推法)300次。
(3)针灸取穴分为可两组,第一组取腹部相关神经节段内的穴位,如中脘、建里、下脘、天枢、气海、关元等;第二组取位于下肢的穴位,如足三里、公孙、内庭等。第一组与第二组同时使用或交替使用。
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直刺中脘、建里、下脘0.6寸,直刺气海、关元、天枢0.6寸。直刺足三里1.5寸,直刺公孙0.8寸,直刺内庭0.5寸。每天针刺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3~6次,均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捻转的幅度为2~3周,捻转的频率为每秒3~4个往复,每穴每次行针30~60秒。
针灸治疗小儿便秘的原理:小肠接受来自T9~10节段的交感神经支配,结肠分布着来自T11~L2节段的交感神经,结肠左曲以下的大肠还分布着来自S2~4节段的副交感神经,故而应取用这几个节段神经支配区内的穴位。第一组即主要分布在T9~L2节段神经支配区内;第二组穴位与病源处于相近的神经节段支配区内,对胃肠机能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