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畜禽舍小气候的卫生标准与要求

3.1.2 畜禽舍小气候的卫生标准与要求

影响畜禽舍小气候的因素很多,但是对于畜禽影响最主要的是温度、湿度、光照、气流。

1)温度

(1)畜禽舍内温度的来源及其改变

封闭式畜禽舍空气中的热量,一部分由舍外空气带入,大部分来自畜体散发的体热。此外,人的活动和机械的运转以及各种生产过程的进行,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热量散失的主要途径是墙壁传热、通风散热、辐射放热、舍内水分蒸发散热等。

家畜的生产力要在一定的外界温度条件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畜禽健康和生产力来看,舍内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波动,比始终稳定在一个标准上要好得多(特别是环境温度较高时),因为适当的温度变化,可以使机体各个系统的适应能力得到锻炼,有利于畜禽的健康和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应当把适宜温度范围理解为允许变动的温度范围。畜禽适宜的温度范围,取决于畜禽品种、年龄、生理阶段、饲料条件等因素。

(2)舍内温度的分布

无供暖和降温设备的非密闭式畜禽舍,其空气温度的变化受外界气温的制约。密闭式畜禽舍内冬季的实际温度状况,主要取决于外围护结构及其保温能力。密闭式畜禽舍内夏季的实际温度状况,主要取决于外围护结构及其隔热能力和通风情况。

2)湿度

(1)舍内湿度的来源及其变化

畜禽舍内的水汽来源有三方面:一是进入畜禽舍的大气带入10%~15%;二是畜体排出的水分,约占75%;三是舍内地面,粪尿、污水等蒸发的水分,占10%~15%。

畜禽舍中空气的湿度是多变的。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畜禽舍因空气流通大,舍内与舍外的空气湿度没有显著差异,而密闭式畜禽舍的空气湿度常比舍外高很多。畜禽舍内绝对湿度的日变化与舍内气温的变化一致,夜间升高,白天下降。

(2)舍内湿度的分布

在封闭式畜禽舍内,水汽大都来自地面附近,由于相对密度较小而不断上升,因而接近地面与靠近天棚处气湿较大。同时,饱和的水汽和呼出的热空气不断上升,在无保暖设备的顶棚上,容易发生水汽凝结或变得潮湿,靠近顶棚或畜栏处绝对湿度是很大的。湿度在水平分布则呈不规则状态。

3)气流

(1)舍内气流的发生和变化

畜禽舍内气流的发生,主要原因是通风设备、通风门窗、墙壁缝隙透风以及畜禽体热散发。

舍内气流的变化和分布是不规则的。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畜禽舍内的气流方向和速度,几乎完全取决于外界气流的方向和速度,受舍内因素的影响小。在密闭式畜禽舍中,温度垂直分布不均,常导致上升气流,而由门窗、进风口和缝隙流入的空气则起初沿水平方向运动,而后向下流动。舍内各种设备的阻挡和人畜的活动,可使气流发生涡动。气流速度的变化和分布一般是在门窗、进风口处变化大,畜禽舍中部变化小;白天变化大,夜间变化小。

(2)畜禽舍内气流速度的范围

畜禽舍内的气流速度,可以说明舍内的换气程度。若气流速度在0.01~0.05 m/s,说明通风换气不良。在寒冷季节,为避免冷空气大量流入,一般来说,冬季畜禽舍的气流以0.1~0.2 m/s为宜,最高不超过0.25 m/s。若气流大于0.4 m/s,对保温不利。在炎热夏季,应当尽量增加气流速度,风速一般要求不低于1 m/s。

机械通风畜禽舍的气流方向、速度及分布状况,除受自然通风等多种影响因素的影响外,还取决于鼓风机的功率和数量、进(排)风口的大小形状及位置或进(排)风管的尺寸、形状和制作材料等。

在严寒条件下,引入舍内的空气要求均匀流入到畜禽舍的各个部位,防止不均和死角,切忌产生贼风。贼风使畜体局部受冷,往往引起关节炎、肌肉炎、神经炎、冻伤、感冒以至肺炎、瘫痪等。在畜禽舍中设置漏缝地板就容易产生贼风,生产中要尤为注意。

4)光照

(1)禽舍内光照的来源及变化

舍内光照可分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一般条件下畜禽舍都实行自然光照,舍内光照强度远比舍外低。

在自然光照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畜禽舍,其采光效果差异很大。棚舍采光效果最强,开放式和半开放式次之,密闭式(特别是无窗舍)最弱。畜禽舍跨度越大,畜禽舍中央光照强度越小。进入畜禽舍的太阳光分为直射光和散射光,其中直射光光照强度较强,而散射光较弱。舍内设备情况也明显影响自然光照的分布,面窗一侧光照强度较强,背窗一侧则较差。门窗透风材料对畜禽舍内光照影响也很大,窗户有无玻璃会引起散射光照的差异。

进入舍内的光线,其光谱组成与舍外也不同,这是因为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部分穿透力很弱,经过玻璃、灰尘、水汽等的吸收损失殆尽,剩下的基本上只是波长较长的部分。

采用人工光照的畜禽舍,舍内的光照强度及其分布取决于光源的发光材料、舍内设备的安置情况、墙和顶棚的颜色等。人工光源的光谱组成与太阳光谱不同。白炽灯光谱中红外线占80%~90%,可见光占10%~20%,其中蓝紫光占11%,黄绿光占29%,红橙光占60%,没有紫外线;荧光灯的可见光光谱与自然光照相近,蓝紫光占16%、黄绿光占39%、红橙光占45%。

(2)畜禽舍光照的范围

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及光色对畜禽生产力均有影响,只是因畜禽种类不同而影响大小不同。一般认为,种用畜禽的光照时间应适当长一些,以利于活动,增强体质;育肥畜禽则应适当短一些,以减少活动,急速肥育。蛋鸡光照强度10 lx,肉鸡与雏鸡5 lx,其他家畜地面上的光照强度10 lx为宜。至于光色对鸡的影响,普遍认为,红光比蓝、绿或黄光好。光色对其他家畜的影响,研究很少。各种畜禽一昼夜所需要的光照时间见表3.1。

表3.1 各种畜禽一昼夜所需要的光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