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危害

3.4.2 危害

微粒降落在家畜体表上,可与皮脂腺的分泌物、细毛、皮屑、微生物等混合在一起,粘结在皮肤上,使皮肤发痒,甚至发炎,同时还能堵塞皮脂腺和汗腺。皮脂腺分泌受阻后可使皮肤缺乏油脂,表皮变得干燥脆弱,易遭损伤和破裂。汗腺分泌受阻,使皮肤的散热功能下降,皮肤感受器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当大量的微粒被家畜吸入呼吸道内,大于10 μm的微粒一般被阻留在鼻腔中,5~10 μm的微粒可到达支气管,5 μm以下的微粒可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而2~5 μm的微粒中夹带病原微生物,可导致家畜感染。进入气管或支气管的微粒,在纤毛上皮运动、咳嗽、吞噬细胞的作用下而引起转移,部分溶解在支气管黏膜中,可导致家畜发生气管炎或支气管炎。有的微粒进入细支气管末端和肺组织滞留下来。浸入肺泡的微粒,部分可随呼吸排出,部分被吞噬溶解,有的则停留在肺组织内,通过肺泡的间隙,侵入周围结缔组织的淋巴间隙和淋巴管内,并能阻塞淋巴管,引起尘肺病。

如果畜舍内空气湿度较大,微粒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同时也可吸附一部分氨和硫化氢等,此类混合微粒沉积在呼吸道黏膜上,可使黏膜受到刺激,引起黏膜损伤,诱发呼吸道疾病。微粒越小,危害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