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土壤质地及卫生学特征
2025年09月26日
5.1.1 土壤质地及卫生学特征
土壤是由地壳表层岩石、矿物质经过长期的风化和生物学作用形成的,由许多大小不同的颗粒和颗粒间存在的孔隙所组成。根据土壤机械分析,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的相对比例或质量分数称为土壤机械组成。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通常分为沙土、黏土和壤土三大类。其分类标准见表5.1。
表5.1 土壤质地的分类
土壤质地不同,其物理特性如土壤的热容量、透气性、透水性、容水量和毛细管作用等有很大的差异,因而也有着不同的卫生学意义。
1)沙土类
沙土类土壤的颗粒粒径较大,粒间孔隙大,透气性、透水性能力强,容水量、吸湿性小,毛细管作用弱,所以不容易滞水,易于干燥,有利于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便于自净。但其热容量小,导热性能大,易增温也易降温,昼夜温差大,温度随着季节性的变化明显,不利于畜禽的健康和生长。
2)黏土类
黏土类土壤的颗粒粒径较小,粒间孔隙极小,透气性、透水性弱,容水量大、吸湿性强,毛细管作用强,所以容易滞水、泥泞,同时由于黏土类土壤透气性差,不易干燥,土壤自净能力较弱,不利于有机物的分解,容易孳生病原微生物,对畜禽机体也不利。
3)壤土类
壤土是介于沙土与黏土之间的土壤质地类型,兼具有沙土和黏土的优点,它既具有一定数量的大孔隙,又含有较多的毛细管孔隙。因此,透气性、透水性都很好,持水性小,易于保持干燥,雨后也不会泥泞,可防止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和蚊蝇等的孳生和繁殖。同时,由于透气性好,有利于土壤本身的自净作用。这种土壤导热性小,热容量较大,土壤温度相对稳定,对畜禽机体健康和生长生产有利,是作为畜牧场场址的较为理想的土壤质地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