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不同类型畜舍小气候的特点
畜舍根据外墙和窗的设置情况,可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式、敞棚式、有窗式、无窗式等多种式样(图6.12);按照其四周墙壁的严密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封闭舍、开敞舍和半开敞舍、棚舍等类型。
因为畜舍内的温度、湿度、气流和光照等,均受到畜舍外围结构的影响。所以,畜舍的类型不同,其畜舍小气候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应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及畜禽的类别,采用有利于畜禽生产的畜舍形式。
1)敞棚式(棚舍)
敞棚式畜舍是指靠柱子承重而不设墙,或只设栅栏、矮墙,用于运动场遮阳棚或南方炎热地区的成年畜舍,或者饲养某些耐寒力较强的畜禽(主要是肉牛)。
图6.12 畜舍的样式
该畜舍造价低,通风采光好,但保温隔热性能差,只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为了提高棚舍的使用效果,克服其保温能力较差的弱点,可以在畜舍前后设置卷帘,在寒冷季节,用塑料薄膜封闭,利用温室效应,以提高冬季的保温能力。如简易节能开放型畜舍、牛舍、羊舍,都属于此种类型,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环境条件,改善了畜舍的保温能力,从而满足畜禽的环境需求。
2)开放式
开放式畜舍指三面设墙,一面不设墙(南侧)而设运动场的畜舍。该样式结构简单,造价低,一般跨度较小,夏季通风及采光好,冬季保温差。北方地区的开放式畜舍,多在运动场南墙和屋檐间设置塑料棚,冬季白天利用阳光温室效应取暖,夜间加盖草帘保温,中午前后打开塑料顶部的气窗通风排湿,可以取得较好效果。但这种方式在北方一般只用作成年畜畜舍。
3)半开放式
半开放式畜舍指三面有墙,正面上部敞开,下部有半截墙的畜舍。在冬季较开放式散热少,且半截墙上可设塑料薄膜窗框或挂草帘,以改善舍内小气候。
以上三种形式畜舍,均属简易舍。一般跨度小,造价低,采用自然通风和采光,但舍内小气候受外界影响较大,采用供暖降温措施时,耗能多,适用于小规模养殖户选用。
4)有窗式(封闭舍)
有窗式畜舍指四面设墙,且在纵墙上设窗的畜舍,这种畜舍冬季比较暖,夏季比较热。其可采用自然通风和采光,也可采用机械辅助通风及供暖保温等设备来调节,跨度可大可小,适用于各气候区和各种畜禽。通风换气仅依赖于门、窗和通风管,舍内外温度差异大。舍内温度分布垂直方向是天棚和屋顶附近较高,地面附近较低,如果天棚和屋顶保温能力强,通过它们散失的热量就少,舍内空气垂直温差也小;反之,会出现天棚和屋顶温度较低,地面附近较高。水平方向看舍温从中部向四周方向递减,中部温度较高,靠墙的地方温度较低,保温能力差。
冬季舍内实际温度状况取决于围护结构及其保温能力,在冬季要求天棚和屋顶与地面附近的温差不超过2.5~3℃,冬季还要求舍内平均气温与墙壁内表面温度差不超过3℃;夏季取决于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能力和通风情况。生产中较为可行的温度范围见表6.5。
表6.5 生产中较为可行的温度范围
5)无窗式
无窗式畜舍又称环境控制式畜舍。畜舍与外界隔绝程度高,墙上只设不透光的保温应急窗,舍内的通风、采光、供暖、降温等均靠环境控制设备调控;舍内小气候完全是人为控制,不受季节的影响,为畜禽创造一个最佳的环境空间,从而有利于畜禽生产。
无窗式畜舍的优点是能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便于实现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缺点是建筑物和附属设备要求较高,投资较大,要求保证充足的电力,能源消耗多。
6)组装式
组装式畜舍是为了结合开放式与封闭式畜舍的优点,将畜舍的墙壁和门窗设计为活动的,天热时可以局部或全部取下来,成为半开敞式、开敞式或棚舍;冬季为加强保温可装配起来,成为严密的封闭舍。其优点是适宜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灵活方便,便于对舍内环境因素的调节和控制。缺点是要求畜舍结构各部件质量较高,必须坚固轻便、耐用、保温隔热性能好。
7)联栋式
联栋式畜舍是一种新形式的畜舍,优点是减少畜禽场的占地面积,降低畜禽场建设投资。但要求管理条件高,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控制设施,才能使舍内保持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以满足畜禽的生理、生产要求。
总之,随着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畜舍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着,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地应用于畜舍,并将温室技术与养殖技术有机结合,在降低建造成本和运行费用的同时,通过进行环境控制,实现优质、高效和低耗生产,使畜舍建筑越来越符合畜禽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后几种畜舍是现代畜舍的发展趋势。
建造畜舍是改善和控制畜禽环境的主要手段,但是绝不能认为有了畜舍就可以为畜禽建立理想的环境。只有通过对畜舍环境的有效控制,同时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合理的设备选型配套,配合日常的精心管理,才能达到防寒、防暑、通风排污、采光、排水和防潮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