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微粒的性质和来源
2025年09月26日
3.4.1 微粒的性质和来源
微粒是指极细小的颗粒,包括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离子等以及它们的组合。在大气和畜舍空气中都含有微粒,根据当地的地面条件、土壤性质、植被状况、季节及气象因素的不同,居民、工厂以及农事活动情况的不同,其所含数量的多少和组成均有较大差异。在畜舍内及附近,由于饲料分发、清洁圈舍、使用垫草、垫料等生产活动及家畜本身的活动、咳嗽、鸣叫等,都会使舍内空气微粒含量增多。
微粒按粒径大小可分为尘、烟、雾3种。尘是指粒径大于1 μm的固体粒子,其中粒径大于10 μm的粒子,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能迅速降到地面,称为降尘;而粒径在1~10 μm的粒子,长期漂浮在空气中,称为飘尘;粒径小于1 μm的固体粒子称为烟;雾是粒径小于10 μm的液体微粒。
畜牧场和畜舍内的微粒有无机微粒和有机微粒两种。无机微粒主要是扬起的干燥粉尘;有机微粒主要有粪粒、饲料粉尘、畜禽被毛的皮屑、细屑、喷嚏飞沫等。畜牧场和畜舍空气以有机微粒为主。
特别是在封闭的畜舍,微粒主要来自饲养管理生产过程,比如,地面清扫、饲料投放、通风除粪等机械设备的运转、家畜活动、鸣叫、咳嗽等,都会引起畜舍空气中的微粒数量增多。
其次,粒径大小还会影响其侵入畜禽呼吸道的深度和停留时间,产生不同的危害,而微粒的化学性质则决定了其毒害的性质。
国家规定大气微粒最高允许值为150 μ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