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4 畜禽粪便能源化

7.4.4 畜禽粪便能源化

畜禽粪便能源化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为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同时沼渣和沼液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和饲料。另一种是将畜禽粪便直接投入专用炉中焚烧,供应生产用热。据报道,英国萨福克郡建立的艾伊鸡粪发电站,装机容量达12.5 MW,每年可以消耗鸡粪12.5万t。

我国常采用畜禽粪便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获取能源的“利用方式”。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一种发热量很高的可燃气体,其热值约为37.84 KJ/L。沼气是一种优质气体燃料,可供做饭、取暖燃烧用,也可用于发电,具有显著的能源效益。沼气发酵是沼气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将有机质通过复杂的分解代谢,最终产生沼气和污泥的过程。由于沼气发酵除要求厌氧外,还要求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和种类、环境的温度和酸碱度等条件的相对稳定,发酵时间较长(以天计算),一般发酵装置的容量为日污水排放量的2~4倍,故一次性投资较大。但是,沼气发酵能处理含高浓度有机质的污水,自身耗能少,运行费用低,而且沼气是极好的无污染的燃料,沼渣、沼液也是极好的肥料和饲料,因此被广泛应用。

沼气厌氧发酵技术不断改进,已由最初的水压式发展到较先进的浮罩式、集气罩式、干湿分离式和太阳能式等池型;开始应用干发酵、两步发酵、干湿结合发酵、太阳能加热发酵等发酵工艺新技术;由小型沼气池逐步向发酵罐、大中型集中供气沼气发酵工程发展(图7.2);发酵温度采用常温(10~26℃)、中温(28~38℃)和高温(48~55℃),气压有低压式、恒压式等多种形式。

图7.2 沼气工程

沼气工程在有效处理粪污的同时,还能获得大量沼气。猪粪中温(35~38℃),装置产气率达1.7~2.2 m3/(m3·d);猪粪常温(18~25℃),装置产气率达1.5~2.0 m3/(m3·d);猪粪低温(9~13℃),装置产气率达0.2~0.3 m3/(m3·d);奶牛粪,装置产气率达1.2~1.5 m3/(m3·d);鸡粪高温塞流工艺,装置产气率达3.0~3.6 m3/(m3·d)。部分畜禽场沼气工程的产气水平见表7.11。

表7.11 部分畜禽场沼气工程的产气水平

续表

农业部于1999年制定了《大中型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建设规划》,并在华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特别是环太湖、环渤海湾等规模化畜禽养殖集中地区,组织实施了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2000年至2002年共投资5 400万元,新建沼气工程260处,现全国已有畜禽粪便处理沼气工程1 500多处。目前,采用沼气工程治理畜禽粪便的基本上都是大中型畜禽场,一般养猪场饲养规模在5 000头以上,奶牛场规模在100头以上,鸡场规模在20 000羽以上。这些沼气站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近郊和农场局所属的国营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