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 畜禽场噪声的来源

3.6.2 畜禽场噪声的来源

1)外界传入

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等。公共汽车、载重汽车等重型车辆的噪声为89~92 dB,而轻型车辆噪声为82~85 dB,飞机从头上低空飞过时噪声为100~120 dB。工业噪声主要来自各种工厂的生产运转及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噪声。

2)畜舍内机械运转产生

如风机、真空泵、除粪机、喂料机等。据测定,舍内风机噪声为36~84 dB,真空泵和挤奶机噪声为75~90 dB,除粪机噪声为63~70 dB。

3)家畜自身产生

如家畜鸣叫、争斗、采食和运动时产生。一般为50~60 dB。在饲喂、挤奶、开动风机时,各方面噪声汇集在一起,可达70~94.8 dB。

4)噪声对畜禽健康的影响

(1)噪声对行为的影响

噪声使动物产生惊恐反应,受惊的动物行为表现为奔跑、不动、小而急剧的头部活动,最后像睡着一样,猫和兔在突然噪声下会发生惊厥,咬死幼仔,猪遇突然噪声会受惊,狂奔,发生撞伤、跌伤和碰伤,牛也有类似的情况。但是观察发现,它们都能很快适应,因此不再有行为上的反应。

(2)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特异性危害)

关于噪声对听觉器官损害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较长时间的强烈噪声,可以使人的听觉能力明显下降,引起听力损伤和噪声性耳聋,对畜禽这方面的研究实验几乎没有。

(3)噪声对机体的其他影响(非特异性危害)

噪声可以使动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也可以引起动物神经紧张,烦躁不安。当噪声作用于机体时,首先表现为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的损害,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调解能力失调,导致条件反射异常,脑血管功能紊乱等。严重的噪声刺激,可引起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动物的死亡。此外,噪声能影响消化系统,使胃肠功能紊乱,消化液分泌减少,蠕动减弱,发展为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受阻;噪声还能影响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带来生理功能的失调。

(4)噪声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

①蛋鸡产蛋率下降,破壳和软壳蛋增多 鸡对于90~100 dB短期噪声可以逐渐产生适应。连续噪声(110~120 dB)刺激可使蛋鸡产蛋率下降,蛋重减轻,软蛋和血斑蛋的发生率增加。100 dB噪声使母鸡产蛋力下降9%~22%,受精率下降6%~31%,130 dB噪声可使鸡体重下降,甚至发生死亡。

②牛的生产性能降低 成年奶牛在110~115 dB噪声下产奶量会降低10%,甚至30%以上,妊娠奶牛会发生流产和早产现象。经常处于噪声下的奶牛,产奶量不会下降,但是如果受到突然的噪声惊扰会使正在挤奶的奶牛停止泌乳,或使没有挤奶的奶牛立即排乳,随后又马上完全停止。

③母猪繁殖能力下降 母猪在噪声刺激下受胎率会下降,流产、早产现象增多,仔猪对噪声的反应较显著,65 dB以上噪声还能使仔猪血液中的血细胞数比正常时增加,胆固醇提高,白蛋白下降。

声音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物理因素,它不仅在行为学上是家畜传递信息的生态因子,而且也对生产带来一定利益。用轻音乐刺激猪,可改善单调的饲养环境,起到防止咬尾癖的效果,有刺激母猪发情的作用;延长鸡的产蛋周期;并能增加奶牛的产奶量。虽然其发生机理尚不明确,但分析认为,可能是畜禽对轻音乐形成了条件反射或掩盖了其他噪声。

5)减少噪声的措施

①在建场时应选好场址,尽量避免工矿企业、交通运输的干扰,场内规划要合理。

②畜舍内进行机械化生产时,对设备的设计、选型和安装尽量选用噪声最小的。

③畜舍和畜牧场内种植绿植,可降低外界噪声10 dB以上。

④在进行饲养管理活动中,人在舍内的一切活动要轻,避免产生较大声响。

6)噪声的卫生标准

我国1979年颁布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第五条明确规定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85 dB。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力暂时达不到标准时,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90 dB。对于畜牧行业暂时无特定标准,但畜禽舍内外的噪声可参考工业企业的规定。目前尚无数据表明畜牧业所忍受的噪声极限资料。一般情况下,幼畜、雏鸡和蛋鸡要求较高,成年家畜可适当提高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