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 场址选择
家庭饲养少量畜禽可利用现有空闲民房外,具有一定规模的畜牧场均应选择适宜的场地建场。它关系到场区小气候状况、畜牧场和周围环境的相互污染、畜牧场的生产经营等。如选址不当,畜牧场一旦建成就无法更改,由此造成影响生产、污染环境、疫病发生的情况并不少见。场址选择主要考虑场地的地形、地势、水源及社会联系等条件。
1)地形与地势
(1)地形
地形是指场地形状、大小和地面设施情况。作为畜牧场的地形,要求整齐、开阔、有足够的面积。地形开阔,是指场地上原有房屋、树木、河流、沟坎等地物要少,可减少施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或填挖土方量。地形整齐,是指场地不要过于狭长或边角过多,否则不利于场区建筑物的合理布局和对场地的充分利用,还会增加场区防护设施的投资,并给运输、管理造成不便。场地面积可根据拟建畜牧场的性质和规模,按表6.3、表6.4推荐值估算。确定场地面积应本着节约占地的原则,不占或少占农田,还应根据牧场规划,留有发展余地。我国畜牧场一般采取密集型布置方式,建筑系数一般为20%~35%(建筑系数是指畜牧场总建筑面积占场地面积的比例,用百分数表示)。
表6.3 畜禽每圈头数及每头所需地面面积
续表
注:所需地面面积不包括运动场、排粪区、饲槽、通道等。
表6.4 畜牧场所需场地面积估计
(2)地势
地势是指场地的高低起伏状况。畜牧场场地应地势高燥、平坦。地势高燥,有利于保持地面干燥,防止雨季洪水的冲击。地势低洼容易积水而潮湿泥泞,这将有利于蚊蝇和微生物孳生,降低畜舍使用寿命,提高畜舍外围户结构的导热性。如在山区建场,一般选择稍平缓的向阳坡地,有利于排水。平原地区建场,要处在当地历史洪水线以上,地下水位要距地表2 m以下。场地平坦,可减少建场施工土方量,降低基建投资。场地稍有坡度,便于场地排水。在坡地建场宜选择向阳坡,因为我国冬季盛行北风或西北风,夏季盛行南风或东南风,所以向阳坡夏季迎风利于防暑,冬季背风可减弱冬季风雪的侵袭,对场区小气候有利。但场地坡度不宜过大,羊的放牧地坡度可稍大些,否则,会加大建场施工工程量,而且也不利于场内运输。
2)土壤与水源
(1)土壤
畜牧场场地的土壤情况对畜禽影响很大。建场的土壤要求是透水性、透气性好,容水量、吸湿性小,导热性小,保温良好;没有被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污染;没有生物地球化学地方病。
作为建场的土壤,在保证没有污染的前提下,以选择砂壤土较为理想,黏土较差。但土壤的选择往往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选择最理想的土壤是不易的,不宜过分强调土壤种类和物理特性,可以从建筑物设计以及生产管理上去弥补土壤的缺陷。
(2)水源
在畜牧场的生产过程中,畜禽饮水、饲料调剂、畜舍和用具的洗涤、畜体的洗刷等,都需使用大量的水,而水质好坏直接影响畜禽健康和畜产品质量(见表6.2、表6.3)。因此,畜牧场的水源要达到以下要求:a.水量充足,满足场内各项用水,还应考虑消防用水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b.水质良好,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c.便于防护,不易受污染;d.取用方便,处理技术简单易行。
3)社会联系
社会联系是指养殖场与周围社会的关系,如与居民区、工厂及其他养殖场的关系,交通运输和电力供应等。
(1)与居民区、工厂及其他养殖场的关系
畜牧场场址的选择,必须遵循公共卫生原则,既要使养殖场的畜产废弃物不污染环境,同时也要防止受周围环境的污染。因此,畜牧场应设在居民区的下风处,且地势低于居民区,但要离开居民区污水排出口,更不应选在化工厂、屠宰场、制革厂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企业的下风处或附近。与居民区之间的距离,小中型养殖场应不少于300~500 m(禽、兔等小家畜之间距离宜大些),大型养殖场(10 000头猪场、1 000头奶牛场。100 000羽禽场等)应不少于1 000~1 500 m。
(2)交通条件
畜牧场的交通运输主要是饲料、畜产品及肥料的运送。特别是大型商品养殖场,进出物资的运输任务繁重,对外联系密切,要求交通运输方便。但交通干线往往又是疫病传播的途径,因此,选择场址时既要考虑到交通便利,又要与交通干线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距一、二级公路与铁路应不少于300~500 m,距三级公路(省内公路)应不少于150~200 m,距四级公路(县级和地方公路)不少于50~100 m,养殖场应有专用道路与主要公路相连接。
(3)供电条件
选择场址时,还应重视供电条件,特别是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养殖场,更要具备可靠的电力供应。为减少供电投资,应靠近输电线路,尽量缩短新线架设距离。尽可能采用工业与民用双重供电线路,或设有备用电源,以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4)饲料供应
饲料是畜牧生产的物质基础,饲料费一般可占畜产品成本的60%~80%。因此,选择场址时还应考虑饲料的就近供应,草食家畜的青饲料应尽量由当地供应,或本场计划出饲料地自行种植,以避免长途运输而提高饲养成本。
(5)其他社会联系
场址选择还应考虑产品的就近销售,以缩短距离,降低成本和减少产品损耗。同时,也应注意牧场粪污和废弃物的就近处理和利用,防止污染周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