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道、中山路、五街汇受益匪浅
只是三年,缑城实现了真正突围。
1993年底开始,人民大道开始修建。虽然叫大道,却是名副其实的街。
中大街是一条老街。北大街是在城墙基上建的。人民大道,离开旧城远远的。它的前身是城北的田野,是1987年9月由于汽车站北移而新修建的,宁海新车站至白峤岭脚的一段改道的宁象公路,宽度仅为8米。
脱胎换骨,赋予了城市的魂魄。
然而,却引起轩然大波。这是决策者始料未及的。这世界总是充满了未知数。人类总是在克服无知,到达有知的彼岸。
说起当年的城市规划,时任县委书记的项建中仍然不能释怀,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上已经没有耿耿然的感觉。他现在,把当年的一些非议解释为部分干部群众对于城市规划的不理解。
1993年,或者更早的时间,宁海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者,已经明显觉得城市规划的迫切性。于是,县里请了武汉规划设计院,请他们为宁海县城制订发展规划。
当时的人口设想是:全县人口60万人,县城集聚20万人,全县再分布像欧洲那样的小镇,一共10个,每个小镇2万人,另考虑20万人外出打工或者以各种名义撒在全国各地。如此,城市必须向北发展,人口的聚集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县城需要一条东西走向的主要道路,其宽度最初设想为50米。
这个规划方案一经提出,引起强烈反响。
从原来的8米,到现在的50米。超前,太超前,主要的观点是,这样规模的小县城,根本不需要这样宽阔的道路。而持这样观点的人,其思考的核心是保护农田,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农田,不容侵占。
从现在的目光反观当年的规划决策和反响,规划决策走在了经济发展前边,无疑是正确的,而反响也是正常的。
我在这个问题上,采访过几位当事人。问及他们在位时何以目光超前,回答是:在其位,谋其政。也不是生就的目光远大,主要在于这些个关键岗位上,有一般人没有的视野。这些视野是通过外出考察和资料学习的。考察是职务便利,学习是压力促使。而发表反对意见的人,也说出其中的实情,是出于对于家乡的爱,警惕决策者以发展的名义急进冒进,我们这个社会吃了这方面的亏太多了。
于是,县里决定调整道路宽度为36米,再在两边各留7米的绿化带,等待社会大众的认识统一后,再扩建至50米。
这是发展带来的矛盾。全国各地都有。发展得快,矛盾多一些,反之,则少一些,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当年的决策者现在也理解当年持反对意见者的不理解,而当年的反对者怀疑者立在车水马龙的人民大道,觉出决策者的不容易。
人民大道,大些,再宽些吧。
然而,已成定局。这些遗憾是人们的综合认识能力造成的。人民大道如今的宽度,就是宁海人综合素质的体现。知足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关键在于把握机遇。之后,宁海的发展决策者,包括参与者,从这条大道建设起,都打上了满分,尽管仍有一些磕磕碰碰的小事,但都基本顺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人民大道西段是1996年竣工的,东段是2004年3月竣工的。而比人民大道长700米的中山路于2000年全面竣工。两条道路在西边交汇的地方,因为有5条街相交,所以称为“五街汇”。
世上的城市,除了巴黎凯旋门有12条道路相交,一般不会超过四条街交汇。所以缑城的五街汇,表达了一个城市的不凡气势。
这个气势不仅在路宽,路两边的高楼林立,更在于商业、金融、文化等的精心构架。
在人民大道上,以宁海大厦作为商业中心。这座建筑是原糖烟酒公司建造的,该公司转制之后,由新的公司经营拥有。这个大厦改写了缑城的商业零售史,即由普通的商品销售,进入品牌商品销售。在商品生产上,品牌商品是一个制高点。如果以商品来衡量城市的品质,品牌进入城市,就是城市品质的进步。进入宁海大厦,从服装鞋帽,到钟表百货以及电子产品,可见到国内大中城市在售卖的品牌商品,甚至外国的常见品牌。在这些高档的商铺前徜徉,仿佛到了某中等以上城市,再不是旧日的县城商店。
走,到宁海大厦商城去!这句话仿佛以往说中大街的那句。
一街之隔的国大百货,与宁海大厦互为掎角之势,规模、档次与它的竞争对手有些差距,但有自己的特点。作为民营商业的代表之一,管理者确实显示了那个时期的优点,经营上的灵活性是国有商业所没有的,又继承了国有商业的严谨管理模式,两者结合产生的能量十分惊人。顾客常常从宁海大厦出来,再走进国大百货,或者颠倒进入次序,但每每有所收获。这就是互相弥补的结果。
而人民大道上的农贸市场和跃龙菜市场,则代表了平民消费的全部。走进这两个市场,就如走进缑城普通市民的家。在菜市场,闻着气味,就知道当前市民的生活质量了;睁开眼睛,那些家常扑面而来,不仅仅是菜蔬鱼肉这种浙东县城特有的品种组合;摊开双手,你拿到的就是你想要的生活,也不仅仅是手里的菜。在农贸市场,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包括衣服鞋帽、加工食品、烟酒百货,甚至钟表电子产品,一个个货真价实,最重要的还是县城内最便宜,有令普通市民心动的价格。
与人民大道相邻的中山路,成了金融集聚区。街面窄了14米,含金量显然更高。这里竟然驻了人民银行宁海支行、中国银行宁海支行、建设银行宁海支行,还有保险公司等,实际上成了缑城的金融中心。这个中心产生的能量十分巨大,有时候能超越政治中心所起的作用。
人民大道还有两个所在不得不提。一个是新华书店,另一个是广播电视台,后者后来搬迁至桃源路新址。这两个建筑无疑提升了这条街的文化层次。新华书店原在中大街,搬迁到这里后,书店面积和图书品种大大扩展。由于交通的便利,读者面成倍扩大,城市的品质随着文化的传播而提升。
然而,不过二十几年,人民大道老了。
这个老是由于进步的快速引起的。因为年轻的太多,才显得它的老。
此刻的人民大道改称人民路。城市建设者奋发有为,近些年完成了“人民路综合改造整治工程”。它东起桃源中路,西至中山西路银菊路节点,全长1.2公里,其中桃源中路至气象路为配套地下停车库,气象路至五街汇(中山中路交叉口)为地下商业街,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24小时过街通道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总投资约4亿元人民币,由宁波明大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设内容包括道路路面工程、市政管网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地下建筑出入口工程和商业配套停车工程,其中部分市政设施(包括三处24小时地下过街通道、公共变电站建筑、五街汇地下公共厕所和市政设施管理用房)由县城建办回购,回购价格为1亿元。设置人行出入口23个,机动车出入口1个,包含三处24小时地下过街通道共13个人行出入口,分别位于五街汇、北斗路和气象路交叉口。项目配套2个地面智能立体停车库、1个地下停车库,车位约360个。本项目自2015年9月9日封道施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17年6月底完成市政设施建设,地下商业街也于同年国庆正式营业。
现在的人民路(西段)好宽。原来的双向4车道,变成双向6车道。
原来的五街汇设置了大型城雕《仙鹤》,后被整体迁移至山河岭绿岛,原址改造成供行人和车辆通行的现代化城市大型交通路口。
人民路携着中山路、五街汇,站直了,抖擞一下精神,缑城再抬起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