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台大楼和会展中心

第三节 广播电视台大楼和会展中心

2007年3月。宁海县广播电视台大楼落成。高17层。

它的出现,令人眼前一亮。

它的引人注目,不在层高,而在于结构造型。

它处在缑城当时的北大门。从宽阔的迎宾大道桃源北路向县城驶来时,远远看见一幢大楼拔地而起。它不是简单的积木搭积,而是造型别致、时尚,就是放在某个大城市也是十分显特色的建筑。而这里只是一个小县城。

它的出现,如一缕清风,吹遍了古老的缑城。这风,就是现代和时尚之风。它仿佛拉近了县城与大中城市的距离。

在采访时任台长陈剑飞时,他介绍,这座大楼的设计理念是体现“现代、广电、地标性”,设计单位就是按照他们提供的设想而完成整体(包括造型)设计的。

这座大楼的竣工,让古老的缑城在建筑美学上与外部世界紧密相连。

玻璃幕墙。

钢架结构。

飞碟形造型。

材料是现代的,造型更是时尚元素。

飞碟形房顶上放置了宁海98.8广播调频发射器。这就要求建筑物的高度要达到一定要求,才能覆盖整个县城。这个发射器是对杜鹃山发射台的一个补充,让县城听众收听广播更为有利。

显然,这座建筑的设计达到了理想要求,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是一座地标性建筑,成为游子梦中萦绕的大楼。

大楼竣工不久,发生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那是宁海电视台的台徽征集。我也参与了评定。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征集作品,我和别的评委看中了一个来自福建某应征者的作品。我们看中的是这个设计稿的形状,就是广电大楼戴着“飞碟”的形状,有两层含义,一为宁海的“宁”字,二为电视台的话筒。

我记得与陈剑飞台长建议,就选这个台徽吧,领导会喜欢的。好多评委也附和我的建议。

初评结束。评委会将这个作品与另外的一件报送给县领导最后定夺。几天后,结果出来。时任县委书记的林静国在两件送审作品上批示,同意评委送上的这件作品作为电视台的台徽。

不得不钦佩,这位外地应征者的作品,搭准了宁海县城建设发展和前进的脉动。

广电大楼的外形,像极了宁海的“宁”。这个“宁”,不仅是地域概念的阐发,更是“大气、正气、硬气、和气”的宁海精神;广电大楼的外形,不仅仅像是记者采访的话筒,其头部的“飞碟”在这里幻化成电波形态,更是象征着这是一块开放的土地。一个简单的台徽,居然有如此有意义的内涵,夫复何求?

这次台徽的征集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后,宁海电视台沿用至今。而这里边,有这座大楼的功劳,更有宁海城市建设者的功劳,不是吗?

至此,宁海县城市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即,由原来的普通高楼建筑,走向了强调造型结构风格的阶段。就如学写字的人,开始阶段,只是学一些基本笔法,将字写得端正,而进入高级阶段时,强调的是字的造型、字的风格。

如果按照书法家的成长模式,缑城的建设者这是要成名成家的架势!

在随后建设的土地大楼、交通大楼、新办证中心等建筑和大楼,在建筑形态的选择和设计上,觉醒了的时尚美学意识,活蹦乱跳,跃然其上。

随便打开哪座大楼的建筑设计说明,都能发现里边的美。

比如宁海县会展中心项目。

我们从项目概况中就能了解其大概情况。

“宁海县会展中心是集会展、展销、商贸、办公、文化、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国际会展中心。会议展览中心的建设是宁海北部新城商务会展区的核心地标,它将成为宁海引人瞩目的标志性建筑。”

这里提到的“核心地标”,与广电大楼有异曲同工之感。

位于碧波浩渺的县中心城区天明湖的西南侧,这座建筑的选址就选对了。反过来,如果不是至美的建筑,也不配这里的湖光水色。

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是至今县政府投入最大的单体建筑,也是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

建筑者的雄心体现在它的设计理念。他们有这样的初衷:“设计不仅立足于创造有标志性的城市地标建筑,更致力于为展示现代化城市生活创造全新的舞台,为美好城市故事的发生营造适宜的场所以及放松欢快的节日气氛的表达。基于基本几何形体的浪漫形态,充满未来感的前卫建筑风格,与城市广场及水体的积极对话都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这座建筑首次考虑了对于周围环境的衬托和影响。这又是城市建设设计理念的提升。中国人历来的风水传统,就考虑自身与周遭的默契。中国的传统文化上一直强调和谐理念。

建筑设计者考虑到附近的天明湖南侧主要以住宅楼、办公楼、酒店等为主,相对缺少文化建筑。如果从湖的北岸向南望,城市轮廓比较单调。而本项目在设计中特别注意以丰富多变的轮廓突出其文化建筑的特质。

这种文化的自觉难能可贵。

为了协调巨大尺度的会展中心与周边较小尺度的城市广场以及滨水绿地的关系,建筑体量处理上采取了化整为零的策略。各个体量之间由平台联为一体,巨大的平台也成为市民活动和观赏滨水风景的好去处。

会展中心因天明湖而身价倍增。

天明湖也因会展中心而绚丽多彩。

在采访时得知,会展中心的建筑形式立意的灵感来自大海上航行的邮轮以及海边的灯塔。这些立意都含蓄地强化了其滨水建筑的特征。抽象造型的高塔也寓意着节节拔高的雨后春笋以及文房四宝中的毛笔,揭示了宁海以徐霞客、潘天寿为代表的深厚人文传统。未来主义的建筑风格提升了人们对湖滨新区的憧憬。

这些纯属想象和联想的词句,无法用科学的法则去判定真伪。因为想象是无法框定的。

想象,终归要比死水一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