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性拆迁一马领先
拆迁是世界性难题。有人断言,西方等发达国家,普遍房子老旧、市容不佳,最重要的原因是拆迁遇到重重阻力。有些国家还出台旧屋保护政策。遇上旧屋破旧不堪需要修理或者重建,也必须保证修旧如旧,新建如旧。
反观国内,一个个城市如新建一般。新劈一条街路,势如破竹;新造几幢楼,如雨后春笋。但就是如此,具体负责房屋拆迁的同志仍然叫苦不迭。不管在住建局,还是在房屋征收办公室,所采访的同志均以为难,认为是继执行计划生育国策之后的“天下第一难”。
为何难?因为涉及私产,拆迁的过程,免不了“伤筋动骨”。这里的私产价值,主要包含了两个部分,一是物质上的,就是房子本身的价值,这里还包含了历史遗留问题,比如由房子引起的债务关系。再是精神上的,也就是屋主人寄附在屋上面的文化因素。物质的价值可以用金钱来衡量,这衡量的过程需要体现公平公正,需要阳光操作的公开性,可精神上的价值却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中国是个越来越重视私有财产保护的国家,这让负责拆迁的同志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些。
一种双赢的道路有吗?即拆迁户的利益受到保护,城市建设也不受阻。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抱着双赢的心理状态和初衷,建设者们费尽了心机。有时候是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可谓“它山之石,可以镇宅”,有些是自己从实践中得来,可谓“摸着石头过河”。
此刻,“竞争性拆迁安置”应运而生。
可它不是天下掉下来的。我在采访的过程中,发现此办法的形成,是经历好多困难,在碰了好多壁后,才选择的一条捷径。
在城中村改造中,“坐地起价”“漫天要价”“恶意阻挠拆迁”的事经常发生。一些被列入拆迁改造的村庄,就是因为散落其中的不多村户以各种原因未拆。他们像是“鹤立鸡群”,不将他们比作钉子户,是因为这样的比喻会招来异议,但他们却让整个村庄的拆迁工作停顿下来,出现“久拆不动”的局面。
有人说,这是竞争性拆迁安置方法的起因之一。某日,有一位拆迁队的同志在买早点,看到当地十分有名的糕点洋糕。它们蒸制时如锅一般大,但目前被切成棱形,一小块,一小块,按块卖。
哈,队员买到洋糕后惊呼起来,有了,有了。
有人问,你今天这样高兴,是不是捡到宝贝了?
哈哈,他说,比捡到宝贝还高兴。
捡到什么了?说说。
他反问,你说说,哪个卖猪肉的人,整头猪整头猪卖啊?
与猪有关?有人好奇。
有关,有关,太有关,他说,也与洋糕有关。
也有人表示,有不同的说法。
但不管哪个说法,总之,在住建局,在房屋征收办公室,一个响亮的拆迁方法诞生了,即竞争性拆迁安置方式。
2013年,大屋村拆迁。负责拆迁的金剑此刻想,何不增设一个预报名环节。起初的想法,就是想了解村民对待拆迁的愿望或心态。他们暗暗内定一个指标,如果预报率达90%以上,就启动项目签约,如果达不到,再另想办法。想不到,这一个设想,犹如一个测试棒,测到了村里真实的对待拆迁的热度。村民们的预报名达到了90%以上的理想状态,于是,果断启动项目。趁热打铁,他们将签约期设定为一个月,凡一个月内签约者享受优惠。
轰的,村民签约如潮水般涌来。一个月时间即完成签约率99%。
大屋村的成功,大大鼓舞了建设者们。
2015年,棚改工作启动。棚改即棚户区改造,是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其实,就是国家用国家银行的低息或无息贷款,支持地方建设的一项优惠政策。很多苦于无法筹集更多资金用来建设的地方政府,以争取到这一项政策优惠作为幸事。
宁海争取到将西门区块的拆迁改造列为棚改范围。但这个区块,城中村与居民区混杂,面积大,人员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拆迁的压力十分巨大。
何不将大屋的经验,再完善提高,运用到这里呢?金剑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说了。大家表示同意,有人又提了洋糕和卖猪肉的故事。
这不是洋糕,大家笑起来,纷纷说,这是一头大猪。
这笑里,没有半点戏谑。这是对于光明的赞叹,是对于掌握了真理的欢愉。
于是,他们将西门区域分为六个小区块。以小块为单位进行签约,以同意率达90%以上才作出征收决定。
哈,同志们又笑起来,六块洋糕,不,是六块猪肉。
而这六块洋糕或者六块猪肉如何卖?大家又集思广益。洋糕的质地、口感,猪肉的质地,对,还有价格,这些都是值得买卖双方需要关心的事。而这些都是竞争需要的大前提。
大家都心知肚明了。
于是,六个小区块划分了。竞争,先签约先启动,先签约得优惠,是最吸引人的话题,以各种方式广为告知了。
同时,这个征收组的同志,全体出动,家家户户走访。说的最多的却不是竞争,而是村中村改造拆迁的意义,县里争取到国家棚改政策优惠的不容易。
新屋要比旧屋好,新城要比旧城好。同志们说。
嗯,对对,好多住户都这样说,看看这旧屋,没有阳光,没有新鲜空气;看看这旧城,路小路窄,连汽车也开不进的。
只有少数住户表示呵呵,姜,为何是老的辣?看看前童古镇,天下好多的古镇古城都卖票参观呢?再看看巴黎、罗马,看看圣彼得堡,哪处不是几百年没拆?他们都是旧城,落后了吗?
但这不影响整体要求拆迁的住户们。大部分的住户与他们想的不一样。
据当时参与工作的同志回忆,工作进展顺利,就如他们辛苦挖的河,河水满满地流过来。那时候,一个月时间内,就有四个区块预约报名达到90%,于是,按照原先的设定,改造协议当即生效,并实质性启动。
紧接着,出现了连锁反应。未达到报名率90%的5号和6号区块,好多人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这是竞争的效应。好多愿征户自发性组织动员,到东家,走西家,大家谈的都是同一个话题。仅一周时间,这两个区块的报名率超过90%,成为新一批优先启动区块。因此,西门区块也成为宁波市县(市)中首个棚改签约协议生效的区块。
有人总结,大屋经验是个萌芽,这,才是竞争性拆迁安置的正式开始。
竞争性拆迁安置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获得省市领导批示肯定,工作做法全市推广。
西门地块成功完成征收工作,接下来的是水角凌地块,再是东大街地块。其中的东大街地块是2017年以来最大的征迁项目,征收范围占地面积约11.4万平方米,共涉及户数1000余户,建筑面积约12.8万平方米,且有不少的违章建筑。启动意愿征询工作后,县房屋征收办分八个小区块实施“竞争性拆迁”。之后,克服重重困难,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2015年以来,已投资近100亿元,完成棚改户数6248户,征迁面积158.44万平方米,签约安置房源近3000套。棚改三年的征迁量超过前三十年的总和,人们称是棚改的“宁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