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总体规划中的新缑城

第三节 县城总体规划中的新缑城

城市建设者的眼光,决定了城市的格局和品位。

“三镇合一”,是关键的一步。

将建制“镇”改为中心城市,是关键的另一步。

这两步将永载缑城城市建设的史册。

《宁海县城关镇总体规划》在1989年作过一次修编,1994年,宁海县政府委托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编制《宁海县城总体规划》,1995年经宁波市政府批准执行。但城市规划范围仍然是原城关镇。

《宁海县三镇合一总体规划》的出现,是缑城作为县城的一次腾飞。这个规划于2000年3月由县政府委托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编制,于2002年委托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修编。

缑城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小县城。所谓的“三镇合一”总体规划,即把原来的城关镇、梅林镇、桥头胡镇合并为宁海县的中心城市,相应的建制“镇”改为“街道”。

不管目前沿袭上千年县的建制,还是将来撤县设市的建制,作为一个城市的基础,在此刻已经确立。

这个规划的年限为1999—2010年。其规划年限虽已经过去,但其意义不容小瞧。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近期(2005年)11平方公里,中期(2010年)14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23平方公里。

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一城三区,组团型,多中心,开放式,生态化,山水城市。

可喜的是,在这规划期内,国华火力发电厂(一期工程)落户强蛟镇,于2001年底动工兴建。一大批企业进驻和创办,中心城区忽然涌入了很多人口。

因此,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全面紧张。

“三镇合一”后的2001年,建设用地面积已达18.19平方公里,实际人口已达14.34万人。均已突破上述规划的中期指数,形势逼人,规划亟须修编。

2002年,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宁海县委托对“三镇合一”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修编后的主要内容,现在看来,仍显得合理规范。

在城市空间结构上,仍然延续前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编制的规划,并归纳为“双核心外延式拓展”。

即原城关镇片区与梅林、桥头胡片区(合称梅桥片区)为双核心。原城关镇片区向南、北两个方向延伸拓展;南向拓展溪南组团、北向拓展冠竹(冠庄竹口);梅桥片区南向冠竹组团延伸拓展。

在城市结构形态上,有了进一步阐述,为“一轴三片六组团,多中心、开放式、生态化,山水城市”。

一轴:由山体、河流(颜公河)构成贯穿城区南北、东西的“大”字形生态轴,成为城市的绿色走廊、开放空间及城市组团的隔离带。

三片:城关片区(城关、城南),梅桥片区,冠竹片区。

六组团:三片区中,各有两个组团。

多中心:公共基础设施布局形成多中心特征。

开放式:组团式与多中心结构具有开放式的特征,向自然环境开放。

生态化:城市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山水城市: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连着水,城靠着海。与生态化的表述有些相近。

规划的年限分近期、中期、远期,从2002年到2020年。

中心城区分为四个街道:跃龙街道、桃源街道、梅林街道和桥头胡街道。规划范围扩大到321.2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至2020年为30万人。城区建设用地面积至2020年为34.46平方公里。

这个规划中城市性质是这样定性的:宁海县中心城市是宁波市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和生态型工贸城市,是以山海风光为特色的旅游基地,是宁海县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综合信息中心。

城市的发展目标:建成“四高”城市。

“经济高增长”。

“环境高生态”。

“人文高活力”。

“空间高弹性”。

规划专家写的文案,没有起码的文字规范,只是为了凑成“四高”,意思倒是勉强看懂了。就是要把宁海县城建设成为在经济增长上、环境生态上、人文活力上、空间弹性上均有较高发展水准的城市。

规划到中期(2010年)达到现代化水平。

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到202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63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9.62万元,旅游收入为39亿元。人口规模66万人,每万人拥有医生18人。

城镇发展目标,城镇化水平至2020年达到67%,县域规模为:中心城市30万人;三个中心镇为西店镇、前童镇和长街镇;一个一般镇。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也作了规划。包括居住区用地面积规划、公共设施用地面积规划、工业用地面积规划、仓储物流用地面积规划、城市绿地系统用地面积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内容为:给水与排水,电力工程,信息工程。

继“三镇合一”规划后,宁海县于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委托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着手编制《宁海县域总体规划》。这个规划的年限分为近期2007—2010年,中长期2010—2020年,展望期为2020—2030年。

这个规划包括了对于县城的规划。

除在有关章节涉及县城建设外,主要在于县城空间利用规划、县城重点规划建设。

在县城空间利用规划里,详细分析了宁海县城土地利用现状,提出了县城空间管制分区,包括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县域非建设用地保护与布局引导为非建设用地分类、非建设用地布局;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对建设用地供需状况进行分析。

在县城重点规划建设里,着重作了几方面的规划。一是中心城市规划与建设,包括城市用地的扩展方向与评价、各类建设用地规划、中心城区道路网络及对外交通。二是宁东工贸新城规划,包括新城性质与发展规模,一、二两期规划。三是县域重点镇规划,包括西店镇、长街镇、岔路—前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