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2019年11月7日,就在这部书的主体完成,即将书写结尾的时候,与2019年上半年新任的宁海县住建局局长章武科,还有另一个负责同志,坐在一起,听他们畅谈宁海县城市建设的未来。
交谈中,我时不时从19楼的窗户中眺望楼外的风景,最吸引人眼球的是田野上正在收割的稻子与挂在枝头成熟的果子,尽管是深秋的颜色,但仍然适宜想象与幻想。因为秋天过去是冬天,冬天过去,是另一个更为生气盎然的春天。
这座上千年的县城,历经这么多年几乎未变,却在近三十年间发生巨变。而且,这种变化如高速行进的列车,其气势无法阻挡,并一路收获更美的景致。
关于城市范围扩展的几个名词,已经与原来的提法有了不同。
他说,这个不同,就体现了未来。
“中提升”。就是建设以天明湖为中心的新城市中心。这个中心的建设,是缑城正式向北移的标志。如果说上千年的缑城在原址,是农耕经济的象征,而这里就是工业经济时代的辉煌开始。那种氛围,那种气象,就不是可以同日而语的。时间的推移,确实会让人感觉到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日新月异只在近三十年间,再往前就与上千年混为一起,虽然经历了许多的朝代,但基本未变。可是这三十年,就是新老缑城的历史交界。新城市中心的建造,则是彻底告别过去的巅峰之作。
他说,新城时代从此开始。
现在,我们就可以推开规划图,认真地端详一下她的亮丽景象。
如果我们以天明湖中心为观测点。
目光向北掠过浩渺的湖水,在郁郁葱葱的大中山暂时停住(其实山的西北侧是浩大的宁海县体育中心),山南的大中山商务楼是第一个高度,目前已经结顶,处于装修阶段。这里即将成为宁海县新的行政中心。商务楼前是广阔的广场,广场向南顺延是城市阳台,一条天明路自东到西下穿偌大的城市阳台。城市阳台的左边是宁海县大剧院,右边是潘天寿艺术中心。
目光转向东面。湖面上先是几个苍翠欲滴的人工小岛,有纷飞的白鹭作为它们绝美的反衬。湖的东北角,有一座竖起的大厦,是崭新的高档酒店——天明酒店。东边,大部分建筑是普通住宅区和高档住宅区。东南角,一大片楼群,是总部经济区,这里将为宁海县经济腾飞作出巨大贡献。东南稍远的地方,是行政服务中心,这个中心为群众提供便捷的行政服务。服务中心后边,是桃源商务楼,多家行政单位集聚在此办公。
目光向南,是已经建成营业的高档酒店——金海开元名都大酒店。西南角,是会展中心建筑群。
向西,是湖西特色商业街,这里将布满特色商铺,是缑城人购物逛街的好去处。一路之隔,是大片的高档住宅区。
建设新城市中心区是2012年提出来的。包括天明湖和环湖区域,达6.3平方公里,安排40多个项目,已经完成投资近200亿元,所有项目均已经启动建设,且大多接近尾声,即将全面竣工。这里基本已经形成宁海县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
现在,该是开始发挥新城市中心作用,逐渐体现效益的时候了。
“南改”。就是洋溪南岸区域的旧村改造和建设。不仅仅范家村,它包括了前童镇的竹林村,还有黄坛镇的某些区域。这一个广大的区域,将是缑城南部的精彩之处。
“北拓”。就是向县城北部拓展。北部的范围将扩大到大佳何镇、强蛟镇和段空山周边四五千亩地域,如此,新的县城范围将达到100多平方米。北拓的意义,在于让宁海县城直接涉海,让海洋与县城直接相连,以证实这是一座海滨的城市。海与山的接合,将会使宁海县城的地域产生革命性的意义。
“双核联动”。一核为已经大大拓展了的城区。另一核原为宁东园区,现为南湾新区。县城通向东部交通的最大阻碍是山脉,规划将会再打通一座隧道,加强与南湾新区联系的紧密度。
“西挪”。西挪将挪过一行山脉。随着现有的高速公路调整向西迁移,原来的岙胡到辛岭片一带通过隧道,纳入城区。
未来的缑城好大,好美,好畅达。
畅达首先在于路网。
城市交通的畅达,是一座城市的血管,是生命力的体现。这条血管将会越来越有勃勃生机。
目前的南北干线有四条:兴海路、西环线、桃源路、兴宁路,基本保证了县城的南北畅通。兴海路与西环线已经达到理想的标准,而桃源路和兴宁路由于南端涉及拆迁而暂时狭窄了一些。不过,这种情况将马上改变。信心十足的建设者已经做过短期规划,攻克拆迁难关,早日让这两条路也达到理想状态。
拟新建新县城的环线,还有城逐线。
新环线拟规划城市快速路。
新环线是新县城的光环。
东西走向的城市道路也已经初具规模,接下来的任务是打通或改善。
人民路,已经贯通。
时代大道,已经贯通。
天明路,将全线打通。
金水路,将打通下金段。
另外,将逐一连通规划中的城逐线。
汽车走的路畅达了,人走的路,自行车的路,一种新的路,十分时尚的路——绿道,在缑城亮相。
绿道是一种线形的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人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从远景设计研究院规划建设思想来看,绿道建设基本不需要占用建设用地指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符合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也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之一;还可以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地方风貌特征,提升发展品位。
绿道是心灵通道,连接了城市与田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城市绿道,不仅是种草植树,更是用理念铺路。
目前县城只有少量绿道出现。比如在徐霞客大道的二期工程即向西延伸线,有绿道分布在道路一侧。绿道上,天天有市民在上面快走、跑步、骑车,观一路风光,洒一路汗水,其乐融融。这里,就叠加了我许多的脚印。这样的要道将出现更多。
环天明湖绿道。全长5公里。这是最美绿道。因为天明湖是全城新中心,也是美的核心。围绕天明湖,一路快走,一路跑步,一路骑车,收获的不仅仅是沿湖风情,更有美的心情。
天明湖至黄墩港畔绿道。来回20公里,加上天明湖绿道,已经是“半马”距离。这是最有诗意的绿道。因为它沿着颜公河边,实现了从城市中心到海滨的连接,诗与远方,都在这条绿道上了。
未来的城市实行精细化管理。建设者将用“绣花针的功夫”,将缑城的角角落落用街头小品小景点缀,让人觉得处处是景,稳步为美。
几座公园如跃龙山公园、飞凤山公园、潘天寿广场、柔石公园等,包括城里的山体(小山包),将实行提升改造,打造成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老城改造不忘文化保护。比如城隍庙区块,基本形成规划要求。建设者将通过进一步的拆迁改造,最后完成“城市记忆工程”的打造。
老旧小区改造将提速进行。特别是人民路以南的敞开式小区,将逐步实行小区立面、雨污分流、五线合一、绿化、停车、多层楼房加装电梯等改造。条件允许的地方,将过渡至封闭式小区管理。
缑城未来的夜景美不胜收。
夜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可比天上的星星月亮美。
那是灯。
灯之美。
缑城自古以来就有观灯赏景的习俗,元宵佳节如前童古镇等地都举行以彩灯古亭为中心的行会集会,会上悬挂各式各样的彩灯,灯火辉煌。如今人们也会情不自禁地在佳节、喜庆之日,张灯结彩表达喜悦之情。灯文化是在国泰民安的环境中,人们物质生活改善后,对精神文化生活更高要求的展示。
在现代缑城,灯不仅仅是照明工具,也是装扮城市夜景的一种工具,为城市设计穿上一件五光十色的衣服。城市夜景亮化不再只是简单的装饰,它已经为我们代表着城市的一面。城市亮化的存在,是为了美化环境,提高城市形象。对标志性建筑、商场、旅游景区街道进行灯光亮化,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夜间环境。城市亮化工程将加速经济发展,不仅美化了城市,促进城市的吸引力,还刺激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亮化工程是现代城市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在现代化的城市中,亮化工程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照明的作用,更多的是社会和商业发展的需求。
缑城的“亮灯工程”重点在“一心二轴”。“一心”即天明湖及环湖,“二轴”即桃源路和兴宁路。
未来天明湖的晚上,景观照明将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手法,确保景观照明的景观性、特色性和绿色性,并着重设计景观节点处的照明,使得天明湖更具有吸引力。水岸的景观灯和庭院灯通过秩序排列强调序列感,勾勒出岸线轮廓,突出岸线的识别度。整个设计力求形成多层次、多格调的景观灯光组合效果,并突出滨水空间照明层次,隐隐照亮大中山,大中山商务楼,城市阳台,两座文化艺术建筑,包括西边的商业步行街、东北角的天明酒店、西南角的会展中心、南边的开元明都大酒店等建筑,以提高缑城特有的文化识别度。光色整体以暖白为主,烘托出静谧的气氛,局部采用彩光,营造活泼动感的氛围。此外还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控制系统,倡导绿色照明。
如此景观,天上人间,夫复何求?
桃源路和兴宁路,这两条街道是缑城最主要的南北走向的街道。为此,夜景亮化实行一盘棋部署,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维护、统一控制,将打造一批重点突出、特征鲜明的亮化街区和节点,凸显缑城特色和城市定位。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亮化点、线、面串联,形成流光溢彩的都市夜景。节日亮化紧贴市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弘扬传统节庆文化,营造开放、包容、现代的城市节日亮化氛围,增强缑城市民以及外来游客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夜景亮化模式有平时亮化模式、周末亮化模式、节日亮化模式,重大节日如除夕和元宵夜间亮化设施通宵开启。
现代时尚,古风盎然。一街一风景,一路一风格。新世纪环岛、五街汇等节点,在灯光的衬托下极显盛世华彩。颜公河边,灯景与水景融为一体,温婉浪漫。一些城市主要建筑如广播电视大楼、两座医院大楼、桃源路商圈、兴宁路商圈等用灯光装饰得璀璨缤纷。还有沿线行道树、绿化带等用灯光点缀。
洋溪风情带,高速公路出口,火车站广场,潘天寿广场,柔石公园等,在夜景灯光的照耀下,美不胜收。
缑城的未来,天美,地美,日美,夜美,人美。
(2019年4月8日—11月11日于南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