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国家园林县城吹过
风从这里过。
风香了。
风带着的是国家级园林县城的芳香。
这芳香里饱含了进取的活力、奋斗的汗水。这芳香就令人想起整队前行的蚂蚁和采蜜不止的蜜蜂。
2018年8月28日采访园林管理局原局长裘德明时,他说,选择了一条道路,我们一刻不停。那时的建设局局长是王宁长。园林管理局从属于建设局。原为县园林管理处,2009年12月21日更名为现名。
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的时间,是2008年至2010年,用了将近三年。
国家园林县城创建从2010年到2011年,只用了一年时间。
这里边,国家级的创建不能低估省级创建的作用,更不能低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作用。这是一种有效的链接,就如长江之水的前浪和后浪。浪与浪之间的动能变化、交融、作用,是无法割裂的。
如果有风,也是从前边吹来的。
2009年8月21日,风在这里打了一个小小的旋涡。这是一个重要会议的会场。有人目睹那风欢快地吹起会标:全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动员大会。然后是县长褚银良犀利的目光和激情洋溢的动员报告:“国家园林县城不仅仅指它的绿化、美化,实际上是一个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体现,对城市形象的提升、投资环境的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是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从全国来看,经济发展比我们好的地方很多,生态比我们好的地方也不少,但像我们这样把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完美结合起来的地方还真不多。同志们,良好的生态可以变成经济社会的一种原动力,从这个角度讲,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是增强环境竞争力、提升城市吸引力的重要载体,是改善民生、造福群众的一项实事工程……”
大会之后,宁海县建设局、园林管理处、县规划局、绿委办、农林局、文广局、发改局等30多家单位,集结起来,向一个目标,发起冲锋。
风吹过,公园绿了。柔石公园、飞凤山公园、徐霞客公园、正学公园绿了;潘天寿广场绿了,广场内植物配置比之前更合理,绿化更丰富,绿地率达到67.5%,达到了创建要求。正学公园原来的绿化率不够,专家给出的方案是,把公园内主要广场的硬铺换成草坪,但创建小组经过几天的研究,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在广场内增设两排可移动的花箱。市民的休闲空间保证了,广场又增添了景致和绿量。
截至2011年底,全县公园绿地面积共计214.34公顷。绿地布局合理,富有特色,以植物造景为主,公园设计符合规范。跃龙山公园、柔石公园、正学公园、飞凤山公园、徐霞客公园、华山公园等10座公园面积均在3公顷以上,绿地率达到70%以上。城区14座公园与众多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共同构成功能完善的公园绿地系统,市民出行500米就能步入可游憩的绿色空间。
道路绿了。新建的气象北路,由于种植了加拿利海枣树、铁树等,像是南国世界;新建的桃源北路迎宾大道,480多棵银杏树和众多的县树香樟,心形的叶子迎风招展,香樟常绿,仿佛一年四季都在迎客。此外,时代大道、人民大道、兴宁路、桃源路、科技大道等道路也都经过改造,绿树与芳草鲜花共映,美不胜收。城区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为100%和83.3%,干道绿化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9.11%。
单位庭院绿了。县第一医院投入40万元对医院进行绿色改造;县知恩中学在2011年花费了20万元装点校园;别的单位部门庭院也一样,纷纷参与“园林式单位”及“园林绿化先进单位”等创建活动。城区271家单位绿化面积达151.3公顷,有园林式单位166个,占总数的61.25%;城区主干道91.18%以上沿街单位实施了拆墙透绿。
居民小区绿了。在天景园小区,里边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柳绿花香,鸟鸣草长。这样的园林式居住区有22个,占到总数的66.67%。全县33个居住区中,新建居住区绿地率达32.05%,旧居住区通过改造后绿地率达到25.37%。
苗圃基地绿了。全县有各类苗圃或花圃基地218个,城区有生产绿地349公顷,苗木自给率达到了86%。先后引进名贵物种数量达50余种。规划县级生态公益林97万亩,已建成53万亩。4500亩生态林现在不但成为城市的“绿肺”,而且为以后的园林绿化提供优质绿化用苗。
河流房屋绿了。2008年以来,颜公河和洋溪,通过疏浚、清淤、驳岸、绿化等多种手段,浊臭污色的臭河成为优美的滨水景观;“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让成千上万的单位和家庭,发出迷人的风采。
绿化有了科技手段。中山杉非试管无性系快繁技术研究成功,使得该树种扦插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实现了工厂化批量生产;柔石公园绿地景观改造工程荣获浙江省优秀园林工程金奖;柔石公园、徐霞客大道、时代大道及科技大道养护获宁波市绿化养护最高奖——“茶花杯”奖。
绿化数量庞大,质量提升。2010年前后,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改造面积逾13.6万平方米,可谓绿量丰厚、层次丰富、季相多姿、特色鲜明。
群众性的绿化活动如钱江潮滚滚而来。
县政府用“以奖代补”的形式出资30万元,鼓励老百姓绿化美化家园,响应者十分踊跃。经济强村出资绿化,村里群众义务投工,屋前屋后栽种花木,集体与个人形成合力。绿化成为一种时尚。
绿化示范村迎头兴起。栅下、大郑、洋湖、双林、涨家溪等38个村绿化覆盖率达25%—30%,成为市级绿化示范村。涌现省级绿化示范村——桥头胡街道双林村。
义务植树成为时尚。县四套班子带头,各部门单位积极参与,广大市民积极响应,自觉履行植树义务。近3年间全县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96万人次,尽责率达到84.2%,义务植树成活率达到89.8%,苗木保存率达到87.9%。
认养认管绿地。这个活动是园林局发起的,响应者很多。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海)机电学院的学生们认养认管了烈士园里的绿地,2010年3月26日还搞了一个热闹的揭牌仪式。一时间,民众护绿认养成时尚,两年内,累计认建、认养、认管绿地13处达12公顷。
古树名木保护。
兴起新一轮的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及挂牌工作。前一轮是近十年前。普查小组除重新调查核实完善了原来登记在案的古树名木外,着重勘察漏登古树名木以及树龄在八十至九十九年的后备古树资源。几个月间,普查组完成了古树测量、GPS定位、摄影等野外调查,完成外业数据微机录入、照片整理、调查报告书写、资料归档等一切内业工作,并做好所有的挂牌、管护和微机管理工作,纳入全市古树名木保护信息管理系统中,使宁海县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踏上透明化、信息化、科学化之路。
花卉、盆景展活动频繁举办。
中小学生的爱绿护绿教育等活动此起彼伏。
风吹过,一切皆绿。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2月8日《关于命名2011年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和城镇的通报》国家园林县城(共31个),浙江省3个,为桐庐县、宁海县、德清县。
风的芳香四溢,浓烈,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