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县的县城什么颜色

第四节 生态县的县城什么颜色

一个县域,一个县城,乃至市、省、国家,甚至人类,它们的觉醒,与生态有关。

在觉醒之前,它们是疯狂的。人定胜天,这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句口号。

人是大自然之子,在稍掌握了一些技术,与大自然比起来仍然是幼稚的时刻,却学会了与大自然作对。这种疯狂,持续了好长时间。

宁海县的觉醒,在二十世纪末。1996年10月,宁海县环保局成立挂牌时,悬挂的巨幅宣传标语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1997年,浙江省环保局批准宁海县为省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县。

2003年10月,宁海县成为宁波市第一个全国生态示范区,并被评定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2016年被命名为宁波市首个“国家生态县”。

2018年位居全国“两山”发展百强县第二,全省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全市第一、全省第15位。

“鱼与熊掌兼得”,是对宁海县生态建设最确切的赞誉之辞。

2004年12月,县政府责成县环境保护局、县发展计划局共同主持,委托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研究编制《宁海县生态建设规划》。

规划表明:宁海县生态县建设有三级指标体系,即根据国家《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制定的《宁海县生态县建设基本指标》《宁海县生态建设补充指标》及《宁海县环境优美小乡镇建设指标体系》。

规划说明:《宁海县生态建设规划》与《宁海县域总体规划》各有侧重,前者侧重生态建设规划,后者着重城镇建设与国土节约集约利用规划,两个规划,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互补执行,成为宁海县迈向国家级生态县的规划建设依据。

规划中的《宁海县生态县建设基本指标》共36项。其中经济发展指标7项,环境保护指标21项,社会进步指标8项。其特点有:层次分明,从县级、乡镇级、村级都有明确的量化指标;直观性强,具有可操作性和阶段性,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赢的宗旨,体现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

《宁海县生态县建设补充指标》是按照《宁波市生态市建设县(市)、区乡目标责任书(宁海县2003—2007)》的指标,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三方面拟订出来的,而且标准更高,措施更具体。补充指标共25项。其中生态经济指标6项,生态环境保护指标11项,社会发展指标8项。

《宁海县环境优美小乡镇建设指标体系》的制定,是因为环境优美小乡镇建设是生态县建设的基本元素与基础。国家在《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中的基础条件,就是要求所建设的生态县有80%的乡镇达到环境优美小乡镇的考核标准或通过考核验收。这套指标体系分三个方面共23项。其中,社会经济发展指标6项,城镇建成区环境指标10项,乡镇辖区生态环境指标7项。

规划中的生态功能区划分,其原则如下:可持续发展原则,区域整合原则,特色传承原则,可操作原则,整体性控制原则。并根据规划区内生态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以及社会发展区位的不同特点,划分成三个生态功能区。根据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特点,确定三个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目标,即西部生态保育建设目标、中北部城镇生态协调建设目标、东南部生态控制建设目标。

规划中的生态功能区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重点,一为西部生态功能保护区,适合发展无污染工业、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二为中北部生态功能保护区,适合发展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物流业以及建设和谐舒适的人居环境。三为东南部生态经济建设区,以宁东工贸新城为核心,接纳国际及中心城市的转移、高科技企业,发展生态渔业、滩涂养殖业、工业和农业。

规范中的生态县建设的主要任务: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环境体系,建设宜人的海滨生态人居体系,建设富有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以及建设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共五大体系。坚持“全城生态、全程生态、全境生态、全民生态”。

通过“五大体系”的建设,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推动宁海县的全面发展。立足“山、水、海、气、路、居”六大要素,构筑城乡一体的“路网、水网、垃圾处理网、就业网、保障网”五大网络。

有八个主要任务。

一是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体系。

二是发展生态旅游业。

三是现代服务业建设。

四是构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环境体系。

五是生态安全保障。

六是构建宜人的海滨生态人居体系。

七是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八是构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规划中对于生态重点工程建设颇有直接指导意义:一是生态农业重点工程。面向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在长街、力洋两镇建设10万亩浙江东海岸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在西部区域完成建设有机茶1万亩、高山蔬菜基地1万亩,绿色农产品认证数16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万亩,无公害林产品基地6万亩。为解决海水养殖对海洋的污染问题,建设三门湾内循环海水养殖区、休闲渔业区、水产品加工区。加强农田整理和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污染的防治。二是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模具城建设工程占地500亩,生态科技园区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临港工业区工业用地12平方公里。宁东工业区块包括6个东部乡镇,规划总面积50平方公里。积极推行清洁生产,鼓励一定数量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认证。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建设以天然气为主的燃气系统,加速燃气供应管道化。三是城乡一体化。主要是城市化率要达标,百里清水河道整治,农村人口的饮水难问题,高山移民,重点地质灾害隐患防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