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与鉴别诊断
2025年08月10日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发绀,呈反复发作。
(2)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啰音。
(3)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4)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
(5)理化检查: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痰涂片可见嗜酸细胞;胸部X 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征。
(二)鉴别诊断
1.辨虚实 本病属邪实正虚,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并可从病程新久及全身症状辨别虚实。
实证:多为新病,喘哮气粗声高,呼吸深长,呼出为快,脉象有力,体质不虚。
虚证:多为久病,喘哮气怯声低,呼吸短促难续,吸气不利,脉沉细或细数,体质虚弱。
2.辨寒热 在分清虚实的基础上,实证需辨寒痰、热痰以及有无表证的不同。
寒痰证:内外皆寒,谓之冷哮。除有实证的表现外,多伴胸膈满闷,咯痰稀白,面色晦滞,或有恶寒、发热、身痛等表证,苔白滑,脉浮紧。
热痰证:痰火壅盛,谓之热哮。除有实证的表现外,常伴有胸膈烦闷,呛咳阵作,痰黄黏稠,面红,或伴发热、心烦、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辨脏腑 虚证有肺虚、脾虚、肾虚之异。肺气虚者,证见自汗畏风,少气乏力;脾气虚者,证见食少便溏,痰多;肾气虚者,证见腰酸耳鸣,动则喘乏。此外,还应审其阴阳气血之偏虚,详加辨别,分清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