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病机

哮喘病为痰浊伏肺,复感外邪,或饮食、劳倦、情志等因素,引动伏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交阻所致。«症因脉治·哮病»说:“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

1.外邪侵袭 为哮喘发病的首要诱因,以寒冷、感冒最多,其次为闻及异味或吸入烟尘花粉等。外邪袭肺,郁阻肺气,气不布津,聚液成痰,痰浊内蕴,导致哮喘。哮证属于肺系疾患。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与外界气候有密切关系,故气候突变,由热转寒,尤其是深秋寒冬季节,其发病率较高。

2.饮食不当 饮食偏嗜以甜、咸、酸者居多,贪食生冷则寒饮内停,嗜食酸咸肥甘则积痰生热,食海腥发物则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阻于肺,郁遏肺气,发为哮喘。由于个体素质的不同,对各类食物有一定的特异性。

3.情志失和 以盛怒、焦急、过喜等情志改变诱发为主。忧思恼怒,情志内伤,肝失疏泄,气机壅滞,气不化津,聚而成痰;或暴怒伤肝,肝气亢盛,上侮肺金,肝气上逆于肺,肺气不得宣降上逆而发为哮喘。

4.先天不足 如幼儿哮证往往由于禀赋不足所致,故又称“幼稚天哮”。

5.病后体弱 幼年患麻疹、顿咳,或反复感冒、咳嗽日久等导致肺虚,肺气不足,阳虚阴盛,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或阴虚阳盛,热蒸液聚,痰热胶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