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病机
2025年08月10日
一、病因病机
肺水肿属中医痰饮(支饮)、喘证、血证(咯血)等范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称:“夫饮有四……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其中支撑胸肺者为支饮,与肺水肿较吻合。本病多由禀赋不足,宿疾治疗不当,或宿疾恶化,病邪犯肺,或突感湿邪,以致肺气不宣,饮停胸肺。本病诱因多与外邪、劳累、用药不当等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离不开肺气亏虚,病邪壅遏,肺气壅滞而闭塞。其治疗以宣肺、降气、平喘、祛邪、温阳、补肺为大法。本病病位在肺,可涉及心、肾。
肺朝百脉,主治节,为五脏之华盖,不论外感风、寒、暑、热、疫毒之邪或内生湿浊痰饮之邪,皆能内犯或上逆于肺而使肺气壅滞;各种原因导致气血损伤,败血瘀阻,又能搏结于肺而使肺气闭塞。本病的发生除有内外邪气相搏,肺气壅滞外,还有邪盛正衰,肺气败竭的原因。肺主气而有赖于脾肾充养和阴血寄舍,故久病、过劳等各种原因造成的脾肾亏损都可致肺气充养乏源。而大量的失血、灼津则可使肺气寄舍无依,而宿喘之反复发作、邪气之壅迫阻滞等又皆可通过耗气灼津而败竭肺气,使肺不主气,肺失肃降而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