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疾病

第七节 间质性肺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通常亦称作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PLD)。目前国际上将ILD/DPLD分为4类:①已知病因的DPLD,如药物诱发性、职业或环境有害物质诱发性(铍、石棉)DPLD 或胶原血管病的肺表现等;②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③肉芽肿性DPLD;④其他少见的DPLD。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进行性的、局限于肺部的以纤维化伴蜂窝状改变为特征的疾病。它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中的常见类型(占60%~70%),病理上呈现寻常型间质性肺炎,病变局限于肺部,引起弥漫性肺纤维化,导致肺功能损害和呼吸困难。IPF 无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美国新墨西哥州报道的患病率为:男性20.2/10万人口,女性7.4/10万人口。欧洲和日本报道的患病率为(3~8)/10万人口。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临床诊断的病例有增加的趋势。

本病属中医学“咳嗽”“喘证”“肺痿”“肺痹”“肺胀”等范畴,历代医学家多以“肺痿”“肺痹”论之。“肺痿”病名是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肺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