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1)肺癌原发灶所致症状
①咳嗽:多为刺激性咳嗽。
②咯血:痰中带血,多为血丝痰。
③胸闷胸痛:一般症状轻,定位模糊。当癌瘤侵及胸膜、胸壁时,疼痛加剧,定位较前明确、恒定。
④气促:癌瘤阻塞所致的肺炎、肺不张、恶性胸腔积液、弥漫性肺泡病变等均可引起气促。
⑤发热:阻塞性肺炎或癌性毒素所致。
⑥晚期:患者可出现较明显的恶病质。
(2)肿瘤压迫局部组织所致的症状如下
①声音嘶哑:肿瘤直接压迫或转移的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所致。
②吞咽困难:由于肿瘤细胞侵犯或压迫食管所致。
③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由于肿瘤细胞压迫上腔静脉导致头部和上肢静脉回流受阻,临床上表现为头面部和颈部水肿。
④Horner综合征:由于压迫颈交感神经所致,表现为同侧上眼睑下垂、眼球内陷、瞳孔缩小、额部汗少等。
(3)肿瘤远处转移所致的症状
①头痛。
②上腹痛、黄疸和腹水。
③下肢痛、腰痛。
(4)肺外表现
①对称性的杵状指(趾)和骨关节肥大。
②向心性肥胖、周围性水肿、高血压、低血钾等。
③高血钙、低血磷,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心律失常等。
④近端肌群无力、小脑性运动失调、精神改变等。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早期无明显异常,晚期伴有全血细胞减少。
(2)胸部X 射线检查:包括正位、侧位胸部摄片。
(3)CT 检查:可了解纵隔、肺门淋巴结有无肿大,为分期提供重要证据,对小细胞肺癌更为重要。
(4)痰脱落细胞检查:这种方法是简单、无创伤且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
(5)胸腔积液检查:癌性胸水早期往往为浆液性渗出液,透明,淡黄色,逐渐变为血性。如果胸水中红细胞数大于10万/mm3,而又无损伤存在,则癌性胸水的可能性较大,进行多次病理检查,阳性率会明显提高。
(6)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对中央型肺癌诊断很有帮助。也可以摘除可疑的组织做病理检查,也可吸取痰液做脱落细胞学检查。
(7)活体组织检查:以经皮肺活检常用,特别是紧靠胸壁的肺部肿瘤,以判断肿瘤的性质。
(8)放射性核素检查: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对疾病诊断有一定帮助。
3.诊断要点
(1)具有三大高危因素(男性、年龄大于45岁和吸烟>400支/年)者,长期或反复呛咳、干咳或咳而痰中带血、反复发生的同一部位的肺炎(特别是段性肺炎),X 射线出现局限性肺气肿、叶性肺不张,经抗感染治疗无明显好转者,应考虑肺癌的可能。
(2)原因不明的肺脓肿,抗炎治疗效果不显著者,应考虑肺癌的可能。
(3)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反复抽穿不净,胸水或呈血性者,抗结核治疗无效,应考虑肺癌的可能。
(4)通过胸部X 射线检查发现肺癌的直接和间接征象。
(5)通过痰脱落细胞、胸水、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活检等发现病理学证据是肺癌诊断的“金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