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与诊断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①血从前后鼻孔流出是本病的主要表现,鼻出血轻者仅涕中带血,重者血从口鼻涌出。

②一般来说,鼻病致出血者,多限于一侧鼻腔;全身疾病引起者,两侧鼻腔可交替或同时出血。

③如出血剧烈,患者出现脉快而细弱、焦虑、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渴、出冷汗及胸闷等症状时,要迅速判断是否为出血性休克。

(2)专科检查:做前鼻镜及鼻咽镜检查,以明确出血部位。鼻腔前段出血,一般较容易发现出血点。首先用1%~2%麻黄碱棉片收缩鼻腔黏膜后,借助前鼻镜仔细检查鼻腔,特别是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注意鼻黏膜表面有无充血、干燥、静脉曲张、糜烂、溃疡、血痂等;鼻腔有无新生物,触碰有无渗血。鼻腔后段出血,前鼻镜检查多不能发现出血部位,须借助鼻咽镜检查,以寻找出血点,下鼻道后部近下鼻甲后端的鼻鼻咽静脉丛是鼻腔后段较易出血处。

(3)辅助检查

①血液检查:做止血处理后,要进行血常规检查、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测定、血小板计数。

②其他检查:还要进一步做局部或全身检查,如X 射线检查、纤维鼻咽镜检查,以及有关的心血管、肝、脾功能检查,造血功能检查,内分泌功能检查等。

2.诊断要点

(1)确定出血部位:鼻出血多发生于一侧,但可反流至鼻咽部,再经对侧鼻孔流出,因而就诊时常见两侧鼻孔同时出血,一般首先流血或流血量较多的一侧为出血侧。可根据血液出现的部位,判断出血的大致位置,以减少鼻腔填塞止血的盲目性。确定出血来源对血管结扎法止血有实际意义,一般中鼻甲后方或蝶窦前壁出血者多源于蝶额动脉,血液来自中鼻甲平面以上者多源于筛前动脉或筛后动脉。

(2)估计出血量:少量出血,无全身症状;出血量达500ml者,可出现头昏、口渴、乏力、面色苍白等;出血量达500~1000ml者,可出现胸闷、出冷汗、脉数无力、血压下降。但高血压患者鼻腔出血后若血压降至正常则提示严重出血。

(3)判断出血原因:止血后根据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分析出血原因,再针对出血原因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