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病机
2025年08月10日
一、病因病机
根据临床特点,本病应属于中医“咳嗽”和“风温”等范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嗽论»云:“咳嗽为有痰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在传统中医观念中,咳嗽可分为内伤咳嗽和外感咳嗽两大类。根据肺炎的临床特征来看,它不只以咳嗽为临床表现,同时还常常伴有发热、寒战和胸痛,故多归于外感范畴,其中以外感热毒常见。本病相关的病因病机如下。
1.风热犯肺 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而咳嗽气粗,或咳声嘶哑,肺热伤津则见口渴、喉燥咽痛;肺热内郁,蒸液成痰,故吐痰不爽,稠黏色黄;风热犯表,卫表不和而见汗出等表热证。
2.肺热炽盛 热邪聚于肺中,热灼肺津,一者炼津而生黄黏之痰,再者,肺津一伤,肺气全被热郁,造成肺气不能宣降,症见咳嗽气急,喘促不息,鼻翼扇动。又因热聚于内与正气相争,故见身大热,口渴欲饮,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洪或实大。
3.痰热郁肺 本型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主要因痰热壅塞肺中,阻遏肺气,故可见咳嗽、黄痰,气急,伴胸痛胸胀,心烦身热,汗出,口渴喜冷饮,舌红黄腻,脉滑数有力。
4.热闭神窍 此型最为危重。因失治或误治造成邪热致盛,直犯心神,热邪内扰,故见神昏,烦躁,谵语,身热不退,呼吸急促,舌绛苔黄,脉滑数。
5.正虚邪恋 这是疾病转愈的时期,此时主要表现为咳嗽无力,气短,乏力,少痰,伴有失眠,口渴,舌红少津,脉细或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