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
2025年08月10日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 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加剧,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而部分患者可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另外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的反应性增高。国外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死亡率逐渐上升,全世界支气管哮喘患者约1亿人,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我国哮喘发病率为1%,儿童达3%。
哮喘的狭义定义应为:机体由于外在或内在的过敏原或非过敏原等因素,通过神经体液导致气道可逆性痉挛。临床上表现为屡次反复的阵发性胸闷,伴哮鸣音,并以呼气为主的呼吸困难或兼有咳嗽。
从广义来看,哮喘的临床表现是由许多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变化而形成的综合征,例如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多、黏膜纤毛功能障碍、支气管黏膜肥厚、支气管黏液栓塞等,各种病理生理变化程度不同可导致临床上不同程度的哮喘症候群,重者表现为急性严重的哮喘持续状态,轻者仅表现为胸闷,有些则以咳嗽为主。而一般所说的支气管哮喘常指狭义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