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床表现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1)症状: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结核血行播散时可有高热。

(2)系统症状:干咳或咳痰,1/3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或痰中带血,或中等量以上的咯血,大咯血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有时血块阻塞大气道会引发窒息。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时有相应部位的胸痛,疼痛可以随呼吸或咳嗽而加重。并发气胸或胸腔积液时,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长期不愈可发展为肺心病。

2.体征 早期病变小或位于肺组织深部多无异常体征。若病变范围较大,可出现患侧胸部呼吸动度减低,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支气管呼吸音。常在锁骨上下、肩胛区叩诊浊音,咳嗽后闻及湿啰音。当肺部病变发生广泛纤维化或胸膜增厚粘连时,患侧胸廓下陷,肋间隙变小,气管、心脏移位,对侧可有代偿性肺气肿征。

3.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血象一般无异常,严重病例有继发性贫血;急性粟粒性结核可有白细胞数减少或类白血病反应。活动性肺结核时血沉增快。粪、尿一般无异常。

(2)痰结核菌检查:进行痰涂片、痰培养、痰聚合酶联免疫反应(PCR TB DNA),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痰菌阳性说明病灶是开放性的。

(3)X 射线检查:可早期发现肺结核,且对病灶位置、范围、性质、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作出判断,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X 射线表现:纤维钙化硬结病灶表现为斑点、条索、结节状密度增高,边缘清晰;浸润病灶表现为云雾状,密度较混,边缘模糊;干酪病灶表现为密度较高,浓密不一;空洞表现为有环形边界的透光区。肺结核病灶一般在肺上部,单侧或双侧,存在时间较长。

(4)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可引起局部、病灶、周身反应,结核菌素试验利用其局部反应。临床试验往往以1TU 开始,如无反应继以5TU,一般认为10TU 试验仍无反应则可肯定无结核感染。做普查一般用5TU,以72h的局部硬结直径为依据,凡直径≤5mm 为阴性(-);直径5~10mm 为阳性反应(+);直径达11~20mm,为中等阳性反应(++);肿结直径大于20mm 或有水疱和组织坏死,为强阳性反应(+++)。旧结核菌素(OT)抗原不纯,可能引起非特异性反应。结核菌素的纯蛋白衍化物(PPD)为纯结素,不产生非特异性反应,已经取代OT。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仅表示结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结核菌素试验阴性不一定能排除结核菌感染,因为结核菌感染需要4~8周变态反应才能充分建立,在变态反应前期,结核菌素试验可为阴性;结核菌素反应也可暂时消失,严重结核病人,结核菌素无反应,或为假阴性,待病情好转又会转为阳性。其他淋巴细胞系统缺陷者(艾滋病、结节病、白血病)结核菌素反应也为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