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治疗
1.辨证治疗
(1)哮喘发作期
①寒哮
主症:呼吸急促,喉中哮鸣如水鸡声,痰白而黏或稀薄多沫,胸膈满闷如窒,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白滑,脉浮紧。常兼风寒表证。
治法:温肺散寒,豁痰降气。
方药:射干麻黄汤化裁(射干10g、麻黄10g、生姜12g、细辛6g、五味子10g、清半夏10g、款冬花12g、紫菀10g、大枣5g、厚朴15g、白芥子10g、旋覆花12g)。亦可选用小青龙汤加减。
②热哮
主症:呼吸急促,喉中痰鸣有声,唇绀气粗,痰黄黏难出,咳吐不利,烦闷躁动,不能平卧,多汗,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方药:定喘汤合小陷胸汤加减(杏仁12g、黄芩12g、款冬花10g、麻黄10g、紫苏子12g、白果10g、桑白皮15g、清半夏10g,甘草6g、全瓜蒌15g、黄连6g、磁石15g)。
(2)缓解期
①肺气亏虚
主症:正气不足,无力御邪,稍有不正之气来犯,即可发病。平素怯寒自汗,易患感冒,而每因感冒致哮喘发作,发作时呼吸无力,胸闷心慌,面白无华,口舌色暗,脉数而无力。
治法:补肺益气,固卫平喘。
方药:玉屏风散合生脉散加减(黄芪30g、白术15g、防风6g、党参15g、五味子12g、麦冬15g、诃子12g、百合15g、甘草10g)。
②脾气亏虚
主症:素体不健,常有咳嗽,多痰,气短,纳差脘痞,倦怠乏力,大便不实,舌淡苔白,脉虚。
方药:芪苡四君子汤加减(黄芪30g、薏苡仁30g、党参20g、白术15g、云茯苓15g、甘草12g、陈皮6g、半夏12g、厚朴15g、莱菔子15g)。
③肾气亏虚
主症:久病哮喘,平素短气,动辄喘甚,伴见腰膝酸软,怯寒神倦,或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味(制附子10g、肉桂10g、熟地黄24g、山药30g、山茱萸15g、泽泻10g、牡丹皮12g、茯苓15g、磁石30g)。
2.单验方
(1)罗汉果,每日1枚,煎服。
(2)瓜蒌30g,绿豆50g,煎汤口服。
3.中成药
(1)千金定吼丸:每次1丸,每日1次,用于哮喘急发,痰涎壅盛者。
(2)金水宝胶囊:每次4粒,每日2~3次,用于哮喘缓解期,肺肾气虚者。
(3)固本喘咳片:每次4片,每日3次,适用于虚喘。
4.针灸治疗
(1)发作期:取定喘、孔最、肾俞、肺俞、足三里、丰隆,每天取1 组,10 天1 个疗程。
(2)缓解期:取大椎、肺俞、肾俞、脾俞、足三里、太溪,诸穴皆用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