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由于原发病不同,积液的性质、积液量的多少和积液形成的速度不同,其表现有所不同。其主要症状多有发热、恶寒、胸痛。一般起病较急,亦可缓慢。若积液形成缓慢或量少者,多无症状,或仅有气紧胸闷。若起病急,或有中量和大量积液时,引起纵隔移位,压迫肺脏和心脏,患者感到呼吸困难,甚则出现端坐呼吸,并可有心悸、发绀。由于炎症渗出的胸腔积液,早期积液较少时,患者可出现胸痛,随呼吸或咳嗽而加重,当积液增多时,将壁层与脏层分开,胸痛反而消失。或胸腔积液经治疗后,体液完全吸收,胸膜发生粘连,随呼吸运动而互相牵拉,胸痛可再次出现,但性质较轻,为钝痛或隐痛。胸痛患者喜取患者卧位,而大量胸腔积液患者亦喜患侧卧位,使健侧肺呼吸更自由,以减轻呼吸困难。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可有午后低热、干咳、乏力、盗汗、虚弱及全身不适等表现。
(2)体征:主要与积液的多少、有无肺脏受压及病者体位有关。积液少量时体征可不明显,早期可听到胸膜摩擦音,或仅有患侧下部(坐位)叩诊浊音,肺下界活动度减弱,呼吸音减弱。积液较多时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消失,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积液区为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3)辅助检查
①胸腔积液检查。胸腔穿刺抽液检查有助于确定胸腔积液的性质和病原,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胸腔积液检查可大致确定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
a.外观:漏出液呈淡黄色,透明清亮,静置不凝固,相对密度<1.016~1.018。渗出液:结核性胸腔积液则色较深,呈草黄色,稍浑浊,相对密度>1.018;血性胸腔积液呈程度不等的洗肉水样或静脉血样,多见于肿瘤。
b.细胞:正常胸腔积液中有少量上皮细胞或淋巴细胞。漏出液细胞数常<100×106/L,以淋巴细胞与上皮细胞为主。渗出液的白细胞常>500×106/L。中性粒细胞增多时,提示为急性炎症;以淋巴细胞为主时,多为结核性或恶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腔积液还可见血沉快,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胸腔积液中红细胞>5×109/L时,可呈淡红色,多由恶性肿瘤或结核病所致。应注意与胸腔穿刺损伤血管引起的血性胸液相鉴别。
c.pH:结核性胸腔积液pH<7.30,漏出液pH>7.30,若pH>7.40,应考虑恶性胸腔积液。
d.蛋白质:渗出液的蛋白含量高于30g/L,胸液/血清比值>0.5,黏蛋白试验(Rivalta试验)阳性。漏出液蛋白含量较低(<30g/L),以白蛋白为主,Rivalta试验阴性。若胸液癌胚抗原(CEA)值>10~15μg/L,或胸腔积液/血清CEA>1,铁蛋白含量增高,常提示为恶性胸腔积液。
e.酶:胸液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增高,>200U/L,且胸腔积液LDH/血清LDH 比值>0.6,提示为渗出液。胸腔积液LDH 活性可反映胸膜炎症的程度,其值越高,炎症越明显。LDH>500U/L 常提示为恶性肿瘤或胸腔积液已并发细菌感染。胸腔积液淀粉酶升高可见于急性胰腺炎、恶性肿瘤等。结核性胸膜炎时,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可升高到100U/L。
f.葡萄糖:漏出液与大多数渗出液的葡萄糖含量正常;结核性、恶性、类风湿关节炎及化脓性胸腔积液中葡萄糖含量<3.35mmol/L,若胸膜病变范围较广,肿瘤广泛浸润时,可使葡萄糖含量较低。
g.病原体:胸液涂片查找细菌及培养,有助于确诊致病原。
②胸腔积液的多种生化指标检查。如癌胚抗原(CEA)、铁蛋白、黏蛋白、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等,对区别癌性与非癌性胸腔积液有一定参考价值,其中CEA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为38%~83.2%。
③X 射线检查。少量胸腔积液站位时肋膈角变钝,患侧膈运动减弱。中等量积液时患侧下部可见均匀致密影,上缘略向上呈弧形,外端升高。大量积液时患侧肺野全为致密阴影,仅肺尖尚透亮,纵隔被推向健侧。
④超声波检查。少量或包裹性积液可经超声波检查,明确有无积液存在,了解积液部位、积液量等,可提示穿刺部位、积液范围和进针深度。近年来,有人认为超声下的胸膜活检是定位和确诊最理想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少量胸液及局限性病灶者,并能减少并发症。
⑤CT 检查。对胸片无法识别的极少量或局限性胸腔积液,可通过CT 做出诊断。对大量恶性胸腔积液胸片不易诊断时,CT 亦可根据不同密度值对其做出诊断。CT 对胸膜间皮瘤和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更大。
⑥胸膜活检。对于胸腔积液原因不明者,考虑做经皮胸膜活检,必要时可行胸腔镜活检。恶性肿瘤侵犯胸膜引起的胸腔积液,称为恶性胸腔积液。胸膜活检、胸腔镜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较高。
⑦免疫学检查。适用于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T 淋巴细胞增高;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胸腔积液,补体C3、C4成分降低,免疫复合物含量可增高。
2.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一般可做出诊断。对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尚需结合胸水检验结果、常规检查、化学分析和细菌培养,必要时尚需做胸膜活检、CT、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可获得造成胸腔积液病因的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