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治疗

四、治疗

1.辨证治疗

(1)痰湿蕴肺

主症:咳嗽频繁,咳声重浊,痰色白呈清涎状,伴腹胀纳差,胸闷,肢体困重,舌质胖淡,或边有齿痕,苔白厚而腻,脉弦滑。

治法:健脾化痰祛湿。

方药:二陈汤加减(陈皮12g、茯苓15g、半夏10g、甘草10g、土茯苓15g、蜂房10g)。

(2)肺热阴虚

主症: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稠,或痰中带血,血色鲜红,伴胸痛气短,心烦少寐,低热盗汗,口干口渴,咽干声哑,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养阴润肺。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15g、麦冬20g、半夏10g、猪苓15g、半枝莲15g)。

(3)饮停胸胁

主症:胸胁胀闷不适,呼吸短促,甚者咳逆气喘不能平卧,胸廓隆起,喉中有瘙痒感,痰多,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沉弦或弦滑。

治法:攻逐水饮。

方药:十枣汤加减(甘遂0.5g、芫花0.2g、大枣10个、泽泻12g)。

(4)脾肺气虚

主症:咳喘无力,胸闷气短,咳痰清稀,色白量多,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声低懒言,倦怠困乏,面色白,舌淡红,苔白,脉虚弱。

治法:健脾补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15g、茯苓15g、白术15g、山药30g、甘草10g、砂仁10g、桔梗10g、莲子15g、薏苡仁30g、扁豆15g、大枣5枚)。

(5)肺肾两虚

主症:咳喘乏力,动则喘促,呼多吸少,咳痰无力,语声低微,腰膝酸软无力,形寒肢冷,夜尿频数,性功能减退,脉沉无力。

治法:补肾纳气,益肺平喘。

方药:平喘固本汤加减(党参15g、五味子10g、冬虫夏草2g、核桃肉15g、沉香6g、灵磁石30g、紫苏子10g、款冬花10g、法半夏10g、橘红10g)。

2.单验方

(1)蜂房30g,水煎服,每日1次。

(2)大枣5枚,薏苡仁50g,共煮稀饭,可以补益脾肺,增强正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中成药

(1)鹤蟾片:每次4片,每日3次,连服30天。

(2)猪苓多糖注射液:每次2支(4ml),肌内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3)鸦胆子乳注射液:每次1瓶,每日1次,静滴,15天为1个疗程。

4.针灸治疗

(1)灸法:艾灸神阙、足三里、三阴交、肾俞等穴。

(2)针刺:取穴关元、气海、孔最、曲池、合谷、复溜,每日针刺,15 天为1 个疗程。

(3)敷贴:以半夏、南星、白附子、血竭、郁金、制马钱子等研细末,用酒调,贴敷肺俞穴。

5.中医其他疗法 用桔梗、紫苏叶、鱼腥草、细辛、陈皮、甘草等中药加水煎,雾化吸入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