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意志的培养
知识要点
一、幼儿意志培养的原则
(一)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
(二)激励性原则
(三)适度原则
二、幼儿意志培养的方法及途径
(一)培养幼儿意志的方法
1.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1)成人要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2)运用游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3)尊重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2.增强幼儿的果断性。
(1)利用兴趣对幼儿的吸引力和推动力,进行启发式教育,让他们注意多发散性地思考问题,必须在慎重的前提下作出迅速的判断和抉择,而不是作出轻率、片面的决定。
(2)同时要避免幼儿在独断和任性中越陷越深,丧失真正意义上的果断性,成为“小霸王”。
3.增强幼儿的自制力。
(1)当孩子表现出轻度缺乏自制的情形时,可以采取提醒和点出错误的方法。 实施控制的力度应当注意适可而止,防止幼儿产生逆反心理。
(2)使幼儿明确行动规则。 使幼儿明确规则的含义、意义以及应该如何遵守、执行,从而促使幼儿在活动中为不违反这一行为规则而自觉地控制、支配自己的语言和行为。
(3)不迁就幼儿无理、缺乏自制的行为。 使幼儿懂得:要求与行为是有一定限度的。
(4)树立学习的榜样。
4.培养幼儿的坚持性。
(1)帮助孩子确立行动目的,鼓励他们坚持到底。
(2)教给幼儿一定的技能技巧。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坚持性。
(二)培养幼儿意志的途径
1.游戏活动中的意志训练。
2.各领域活动中的意志训练。
3.自由活动中的意志训练。
(1)建立一定的活动规则和纪律,要求幼儿在自由活动中遵守。
(2)教师应有意识地投放一些具有磨炼意志价值的玩具。
(3)教师应利用自由活动的机会,对个别幼儿进行意志训练。
4.日常生活中的意志训练。
(1)教师可在某些环节中给幼儿注入一些竞争意识。
(2)教师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幼儿满足其一切要求。
(3)教师要随时随地做意志坚强者的表率。
5.劳动活动中的意志训练。 劳动既能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又能锻炼幼儿的意志。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让幼儿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练习题】
★夯实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实现行动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A.认识 B.情感 C.意志 D.想象
2.意志是( )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A.人 B.动物 C.人和动物 D.植物
3.在人的心理过程中,( )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A.认识 B.情感 C.意志 D.个性心理
4.下列选项中,属于意志行动中的外部困难的是( )。
A.能力较差 B.经验不足 C.身体上的疾病 D.家庭的阻挠
5.周末是睡懒觉还是按计划起床背英语单词,这种内心冲突属于( )。
A.原则性动机冲突 B.非原则性动机冲突
C.双避冲突 D.以上三项都不是
6.与意志品质的独立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
A.动摇性 B.任性 C.受暗示性 D.犹豫不决
7.与意志品质的坚定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
A.动摇性 B.任性 C.受暗示性 D.犹豫不决
8.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
A.动摇性 B.任性 C.受暗示性 D.犹豫不决
9.与自制力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
A.动摇性 B.任性 C.受暗示性 D.犹豫不决
10.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在( )岁。
A.2~3 B.3~4 C.4~5 D.5~6
二、判断题
1.意志行动和目的是分不开的,没有目的就没有意志。( )
2.意志行动是一种经过思考,根据一定目的去支配和调节行动的心理过程。 ( )
3.行动的目的越明确,意志的水平就越高,行动的盲目性和冲动性也就越小。( )
4.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是成正比的。( )
5.由于幼儿期自制力在不断发展,所以幼儿末期意志的目的性、坚持性都较强。( )
6.幼儿初期,对事物和活动本身所产生的直接兴趣,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动机。( )
7.3 岁前的幼儿动机的稳定性很差,变化性很强。( )
8.4~6 岁的幼儿直接动机明显减少,而间接动机不断增加。( )
9.幼儿初期的行动动机主要由外来影响所引起,其产生是被动的。( )
10.到了幼儿晚期,幼儿的行为动机中,兴趣的作用逐渐增强,成为左右幼儿行为的一个主要因素。( )
三、填空题
1.意志的基本特征表现在:明确自觉的_________、意识对行为的_________、与________相联系这三个方面。
2.意志行动中的困难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3.________是意志行动的核心。
4.意志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________阶段;第二个是________阶段。
5.________是推动和激励人进行意志行动的直接心理原因和动力。
6.从形式上看,大致可以将动机冲突分为________冲突、_________冲突、________冲突、__________冲突四类。
7.从内容上看,动机冲突一般可分为________动机冲突和________动机冲突两种。
8.幼儿中期,儿童________行动目的逐渐形成。
9.在意志行动的采取决定阶段中,方法的选择必须满足两个要求:第一,为实现预定目的的行动的设计是________的;第二,方法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和社会准则及要求,是________的。
10.意志品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方面。
四、名词解释
动机 意志品质
五、简答题
1.在意志行动过程中的决定阶段一般要经过哪几个环节?
2.幼儿行动的目的性逐渐增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幼儿意志培养的途径有哪些?
4.幼儿意志培养的原则是什么?
★熟能生巧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小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够独立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 )。
A.果断性 B.随机性 C.坚韧性 D.自觉性
2.在幼儿的床边挂上玩具,他会有伸手抓或用脚踢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有意性是( )萌芽的表现。
A.感觉 B.知觉 C.意志 D.个性
3.2~3 岁的孩子在起床时,要求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这体现了幼儿意志在( )方面的萌芽。
A.坚定性 B.独立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
4∗.明明到豆豆家玩,他看到一个很喜欢的玩具,想拿回自己家去玩,但豆豆坚决不让,一把抢回玩具,于是明明就大哭起来。 这是幼儿的意志品质中( )较差的表现。
A.目的性 B.坚持性 C.自制力 D.独立性
5∗.小班幼儿在进行娃娃家的游戏中,常常玩着玩着就忘了自己的角色,而中班的幼儿会争抢一个角色,这反映了幼儿意志行动中的( )是逐渐增强的。
A.目的性 B.坚持性 C.自制力 D.独立性
6.幼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始至终完成为集体服务的劳动,这是幼儿意志品质中( )逐渐发展的表现。
A.目的性 B.坚持性 C.自制力 D.独立性
7.“前怕狼,后怕虎”,顾虑重重,这是意志品质中( )差的表现。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
8.著名的“哨兵持枪姿势”实验主要是研究幼儿的( )。
A.坚持性 B.目的性 C.暗示性 D.果断性
9.在意志行动的采取决定中,包括动机斗争、方法选择和( )。
A.克服困难 B.目的确立 C.执行决定 D.制订计划
10∗.魏征曾对唐太宗李世民说:“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每至失所。”这说的是意志要有(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力
二、多项选择题
1.意志过程中的动机冲突包括(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2.意志的基本特征包括( )。
A.明确的目的性 B.意识对行动的调节
C.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D.不随意性
3.意志行动过程中的采取决定阶段包括( )。
A.确定行动目的 B.克服困难
C.形成动机 D.选择行动方法和制订行动计划
4.意志的品质包括( )。
A.目的性 B.坚定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
5.幼儿意志发展有以下特点:( )。
A.行动的目的性逐渐增强 B.坚持性逐渐发展
C.自制力逐步增强 D.直接动机明显增加
6.幼儿意志行动的发展表现为( )。
A.行动目的的发展 B.行动动机的发展
C.行动过程中坚持性的发展 D.自制力的发展
7∗.幼儿行动动机的发展表现为( )。
A.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
B.从直接动机发展到间接动机
C.从非原则性动机到原则性动机
D.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发展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8.下列困难中,属于意志行动中的内部困难的是( )。
A.能力较差 B.身体上的疾病 C.恶劣的自然条件 D.情绪干扰
9.以下选项不是意志行动的核心的是( )。
A.明确自觉的目的性 B.克服困难
C.意识对行为的调节 D.坚韧性
10∗.以下关于动机的观点正确的是( )。
A.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B.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C.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D.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呈线性关系
三、判断题
1∗.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修改行动计划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
2.游戏活动既是培养幼儿意志力的方法,也是幼儿喜欢的活动。( )
3.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事,应让他自己做。( )
4∗.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不自控的行为时,教师应严厉地批评。( )
5.让幼儿懂得“要求和行为”是有一定限度的,在这个限度内可以随意活动,超过这个限度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
6.在幼儿园可让幼儿做一些感兴趣又比较费时的结构游戏。( )
7∗.在向幼儿提出问题时,不能给幼儿太多的思考时间,否则会影响幼儿意志的果断性。( )
8.意志能调节外部动机,不能调节人自身的心理状态。( )
9.一个人意志强弱的衡量标准是目的自觉性程度。( )
10∗.经过动机斗争,占优势的动机就是正确的动机。( )
四、简答题
1.意志对行动是如何调节的?
2.在意志行动中的采取决定阶段,应怎样选择方法?
3.在幼儿意志发展中,行动的自制力是如何逐渐增强的?
4.简述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五、论述题
试述在幼儿园自由活动中如何对幼儿进行意志的训练。
六、材料分析题
在超市,4~5 岁幼儿看到自己喜爱的玩具时,已不像2~3 岁时那样吵着要买,他能听从成人的要求并用语言安慰自己:“家里有,我只看一看,我不买了。”
(1)2~3 岁幼儿的自制力有什么特点?
(2)4~5 岁幼儿的自制力有什么特点?
(3)请针对幼儿自制力发展的特点谈谈应如何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
★能力提升
一、论述题
试述在游戏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
二、材料分析题
新苗幼儿园的张老师在组织完大班幼儿的早操回到教室后说:“大家先解便再喝水,来,小猫走路。”孩子们齐声说:“静悄悄。”30 多名幼儿排着长队全部走进了厕所。 厕所里一下子吵吵嚷嚷,你推我挤起来。 张老师听见了便说:“小猫怎么又有声音了?”孩子们顿时安静下来。 这时,小强被同伴挤了一下,小便浇到了明明的身上,明明叫了起来:“老师……”老师说:“是谁在挤来挤去?”
几个女孩子等不及了,就先去喝水了。 张老师一看喝水的人也很多,就赶紧跑到饮水机旁说:“要排队接水,一人一次,接好水就回到座位上,别烫着。”孩子们争先恐后,你推我挤,不时有人将水洒在身上。 张老师便厉声喝道:“再挤就别喝了。”
请结合材料情景,分析张老师的行为并提出建议和做法。
■【检测题】
检测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
1.( )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A.思维 B.知觉 C.意志 D.情感
2.下面哪种活动是意志行动? ( )
A.吹口哨 B.背诵课文 C.摇头晃脑 D.膝跳反射
3∗.( )是意志过程不可缺少的因素。
A.克服困难 B.自觉的目的
C.A 和B D.不随意动作
4.在面对问题时经常举棋不定,是哪种意志品质弱的表现? ( )
A.独立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力
5.动摇与执拗是与意志的( )相反的意志品质。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定性 D.自制性
6∗.中、大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在意活动的结果,这是幼儿意志发展的( )的表现。
A.果断性 B.行动动机的发展
C.行动中坚持性发展 D.自制力发展
7.在游戏活动中,大班幼儿比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更强一些,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游戏,这是幼儿意志发展的( )表现。
A.行动动机的发展 B.行动目的的发展
C.行动中坚持性的发展 D.自制力的发展
8∗.小班幼儿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多为平行游戏,中、大班的幼儿的合作游戏明显增多,这表现了幼儿意志行动中的( )的特点。
A.行动的目的性逐渐增强 B.坚持性逐渐发展
C.独立性 D.自制力逐步发展
9.意志行动的心理结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 )阶段。
A.克服困难 B.制订计划 C.执行决定 D.动机斗争
10∗.一意孤行地坚持自己的错误行动,此时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是( )。
A.盲从和独断 B.任性和怯懦
C.优柔寡断和草率从事 D.顽固和执拗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3 分,共6 分)
意志 内部动机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
1∗.意志行动是以不随意运动为前提和基础的。( )
2.意志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
3.百折不挠是意志坚韧性的表现。( )
4.在执行决定过程中,评定一个人意志品质优劣的主要标准是看他克服困难的情况。( )
5.一个人口渴了,就伸手拿杯子倒水,然后喝掉,这个行动可称为意志行动。 ( )
6.属于意志行动中的内部困难的有情绪干扰、能力较差等。( )
7.由于幼儿意志发展在行动的目的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逐步增强,所以大班幼儿完全能够排除一切外界干扰对行为进行自控。( )
8.大班幼儿能够提出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对于熟悉的活动,可确定行动的任务和计划。( )
9.幼儿在动机斗争过程中,主要靠外部强化抑制自己的直接愿望。( )
10.4~6 岁幼儿的间接动机明显减少,而直接动机不断增加。(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6 分,共24 分)
1.简述意志的基本特征。
2.简述幼儿行动动机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在幼儿意志发展的特点中,坚持性是如何逐渐发展的。
4.简述幼儿的意志是如何发展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0 分)
试述在劳动活动中如何对幼儿进行意志的训练。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0 分)
妞妞是一个5 岁的女孩,因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她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师发现由于奶奶非常宠她,什么都不让她做,妞妞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一次中午吃饭时,其他小朋友都自己吃了起来,只有妞妞没动,老师问她:“你为什么不吃饭?”她说:“我自己不会吃,老师,你喂我。”在接下来的日子,老师便从最基本的拿餐具开始教,边教边鼓励,妞妞慢慢地学会了,一个星期之后,她已经学会拿勺子吃饭了。 老师表扬了妞妞,妞妞的脸上也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有一次妞妞摔跤了,老师没有马上去扶她,而是让她自己站起来;还有一次妞妞受了委屈哭了,老师也没有马上去哄她,而是采取了冷处理,等妞妞不哭了,再去询问并帮助她。
(1)妞妞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联系材料中老师的做法,说一说怎样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1.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是( )。 (2017 年)
A.陌生情境实验 B.点红实验 C.延迟满足实验 D.三山实验
2.2 岁半的豆豆还不会自己吃饭,可偏要自己吃,不会穿衣,偏要自己穿。 这反映了幼儿( )。 (2013 年)
A.情绪的发展 B.动作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发展 D.认知的发展
3.材料:在一项行为实验中,老师把一个大盒子放在幼儿面前,对幼儿说:“这里面有一个很好玩的玩具,一会儿我们一起来玩,现在我要出去一下,你们等我回来,在我回来前,你们不能打开盒子看,好吗?”幼儿回答:“好的!”老师把幼儿单独留在房间里,下面是两名幼儿在接下来两分钟独处时的不同表现。
幼儿一:眼睛一会儿看墙角,一会儿看地上,尽量让自己不看面前的盒子,小手也一直放在自己的腿上,教师再次进来问:“你有没有打开盒子?”幼儿说:“没有。”
幼儿二:忍了一会儿,禁不住打开盒子偷偷看了一眼,教师再次进来问:“你有没有打开盒子?”幼儿说:“没有,这个玩具不好玩。”
问题: 请分析上述材料中两名幼儿各自表现出的行为特点。 (201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