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性别化
基本概念
1.性别化:将生物学的性别与社会对性别的要求融进个体的自我知觉和行为之中的过程。
2.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
3.性别认同: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自我界定。
4.性别稳定性: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5.性别恒常性: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
6.性别角色:社会对男性或女性各自适宜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认识。
7.性:生物上的性别,主要描述女性或男性的生物学特征,是属于先天的。
8.心理性别:人对自己性别的认同。
9.社会性别:一般所说的性别,主要是指孩子所在的生存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包括家人、朋友、周围人群、社会机构和法律机关的认定等。
10.性别刻板印象:人们对男性或女性在行为、人格特征等方面的期望、要求和笼统看法。
11.反性别刻板印象:男性或女性在性别角色行为方面的表现与人们的性别刻板印象不相符,违背了对两性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知识要点
一、幼儿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一)性别行为的产生
1.2 岁左右是幼儿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
2.活动兴趣方面,男孩更喜欢车,女孩更喜欢玩具娃娃或柔软的玩具。
3.幼儿在选择同伴时,更喜欢同性别的玩伴。
4.社会性发展方面,2 岁时女孩对父母和其他人的要求有更多的遵从,而男孩对父母的要求的反应更趋向多样化。
(二)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
1.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
2.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
3.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
(1)女孩3 岁就对照看比她们年龄小的婴幼儿感兴趣。
(2)4 岁女孩在独立能力、自控能力、关心人与物三个方面优于同龄男孩。
(3)6 岁男孩的好奇心、情绪稳定性和观察力优于女孩。
(4)6 岁女孩对人与物的关心优于男孩。
二、幼儿性别概念的发展
(一)幼儿性别认同的发展
(二)幼儿性别稳定性的发展
(三)幼儿性别恒常性的发展
三、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
(一)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发展
(二)性别角色的发展阶段
四、影响学前儿童性别发展的社会化因素
(一)文化
(二)家庭
(三)社会
(四)学校
(五)传媒
■【练习题】
★夯实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A.个性 B.性格 C.气质 D. 自我
2.以下关于心理学中个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个性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 B.并非天生的
C.与众不同 D.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非一成不变
3.个性的( )表现在心理发展的协调性上。
A.稳定性 B.整体性 C. 社会性 D. 个别性
4.( )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力因素。
A.个性倾向系统 B.自我意识系统
C.个性系统 D.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5.( )岁左右儿童的个性开始萌芽。
A.2 B.3 C.4 D.5
6.大约( )岁,个性基本定型。
A.12 B.15 C.18 D.22
7.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说明动机对行为具有( )。
A.激活功能 B.指向功能 C.维持和调节功能 D.推动功能
8.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 )因素的影响。
A.父母 B.家庭 C.社会 D. 遗传
9.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属于( )的典型表现。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0.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属于( )的典型表现。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1.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性格坚韧)、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有些死板,缺乏生气属于( )的典型表现。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2.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属于( )的典型表现。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3.( )婴儿突出特点是时常大声哭闹,烦躁易怒,不易安抚。
A.容易抚养型 B.不易抚养型 C.难以抚养型 D.缓慢发动型
14.( )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麻烦,需要成人有极大的耐心和宽容。
A.容易抚养型 B.不易抚养型 C.难以抚养型 D.缓慢发动型
15.( )婴儿的活动水平很低,行为反应强度很弱,情绪总是消极,而不是愉快的,常常安静地退缩,情绪低落。
A.轻易抚养型 B.容易抚养型 C.难以抚养型 D.缓慢发动型
16.( )婴儿逃避新事物、新刺激,对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变化适应较慢。
A.轻易抚养型 B.容易抚养型 C.难以抚养型 D.缓慢发动型
17.根据托马斯的婴儿气质类型,大多数婴儿属于( )。
A.轻易抚养型 B.容易抚养型 C.难以抚养型 D.缓慢发动型
18.( )的主导特征是拘束克制、谨慎小心和温和谦让。
A.行为抑制型 B.行为非抑制型 C.活泼型 D.专注型
19.( )儿童表现为活动愉快、无拘无束、精力旺盛、冲动性强。
A.行为抑制型 B.行为非抑制型 C.活泼型 D.专注型
20.( )是人对外部事物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
A.个性 B.性格 C.气质 D.自我
21.( )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A.个性 B.性格 C.气质 D.自我
22.一般来说,( )在婴儿性格的萌芽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A.家庭关系 B.社会关系 C.亲子关系 D.母子关系
23.( )左右,幼儿出现了最初性格的萌芽。
A.6 个月 B.1 岁 C.2 岁 D.3 岁
24.( )是幼儿期儿童性格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A.活泼好动 B.喜欢交往 C.好奇好问 D.模仿性强
25.( )被称为“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
A.幼儿园 B.社会 C.家庭 D.心理
26.( )对幼儿性格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A.幼儿园教育教学 B.社会环境 C.家庭 D.社会实践活动
27.( )对幼儿性格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
A.幼儿园教育教学 B.社会环境 C.家庭 D.社会实践活动
28.( )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
A.家庭关系 B.社会关系 C.亲子关系 D.母子关系
29.( )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早学习的榜样,孩子和父母的性格较为相似。
A.母亲 B.父母 C.父亲 D.自己
30.图书、报刊、影视制品、音像制品等文化媒介会影响幼儿性格的形成,说明了( )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A.家庭 B.幼儿园 C.社会环境 D.社会实践活动
31.( )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A.气质 B.性格 C.意识 D.能力
32.在进行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 )。
A.整体能力 B.主导能力 C.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
33.( )又称专门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
A.整体能力 B.主导能力 C.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
34.( )也称优势能力,在一个人各种能力的有机结合中,往往有一种能力起主导作用,另一些能力处于从属地位。
A.整体能力 B.主导能力 C.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
35.属于一般能力的是( )。
A.音乐能力 B.绘画能力 C.运动能力 D.感知能力
36.特殊能力又称为( )。
A.一般能力 B.智力 C.专门能力 D.特别能力
37.属于特殊能力的是( )。
A.感知能力 B.绘画能力 C.记忆力 D.想象力
38.主导能力又称为( )。
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 C.主要能力 D.优势能力
39.( )是智力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时期。
A.新生儿期 B.幼儿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40.( )已经出现了主导能力的差异。
A.新生儿期 B.幼儿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41.( )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
A.自我意识 B.自我检查 C.自我监督 D.自我控制
42.( )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
A.自我意识 B.自我检查 C.自我监督 D.自我控制
43.( )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控。
A.自我意识 B.自我检查 C.自我监督 D.自我控制
44.自我意识萌芽的标志是( )。
A.用“娃娃”表示自己 B.用“弟弟”“妹妹”表示自己
C.用“我”表示自己 D.用名字表示自己
45.检测婴儿是否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的实验叫( )。
A.视觉悬崖 B.点红测验
C.三山实验 D.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46.( )岁左右学会用代名词“我”来称呼自己。
A.3 B.4 C.5 D.6
47.( )岁左右开始出现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
A.3 B.4 C.5 D.6
48.( )是自我意识的核心。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评价 D.自我控制
49.( )幼儿才有一定的坚持性和自制力。
A.2~3 岁 B.3~4 岁 C.4~5 岁 D.5~6 岁
50.( )是社会对男性或女性各自适宜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认识。
A.性别概念 B.性别认同 C.性别稳定性 D.性别角色
51.( )岁左右是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
A.2 B.3 C.4 D.5
52.( )的儿童能够清楚地认定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A.2~3 岁 B.3~4 岁 C.4~5 岁 D.5~6 岁
53.儿童( )时开始认识到一个人的性别在一生中是稳定不变的。
A.2~3 岁 B.3~4 岁 C.4~5 岁 D.5~6 岁
54.儿童( )时,才认识到性别为稳定不变的特质。
A.1~3 岁 B.3~5 岁 C.5~7 岁 D.7~9 岁
55.儿童一般要到( )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
A.3~4 岁 B.4~5 岁 C.5~6 岁 D.6~7 岁
二、填空题
1.个性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特征系统。
2.个性的________越高,个性也就越成熟。
3.________既是心理发展的条件,也是心理发展的内容。 个性的本质是________。
4.个性的________突出地表现为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差异。
5.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自我意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7.个性心理特征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心理成分。
8.________在人的个性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9.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指心理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各种心理活动________的联系和组合,就构成了个人的气质类型特征。
11.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________因素的影响。
12.传统的气质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
13.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动力特征,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个人色彩。
14.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时期内,________是变化最为缓慢的心理特征。
15.婴幼儿的________决定了其气质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16.气质可以影响________的形成和发展速度。
17.________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的某些特征,使之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18.先天的气质,是________形成的生理学基础。
19.________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期儿童性格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20.幼儿性格年龄特征中,在行为方面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喜欢和________或________的小伙伴交往。
21.幼儿对成人的模仿中更多的是对________或________行为的模仿。
22.人的神经系统类型在性格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人的________影响着性格特征的外部表现。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三种主要的家庭结构,其中,________对孩子性格的发展会带来不良影响。
24.一般把家庭情感气氛划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类型。
25.学前儿童在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活动中,积累了知识,形成了一些技能,同时也发展了能力。
26.从儿童脑研究来看,儿童脑发展的两个高峰期中,第一个高峰期就是________,另一个高峰期是________。
27.在幼儿期,有些特殊才能已经开始有所表现,其中,能力早期表现在________与________领域中最为常见。
28.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________成分,也是自我意识的________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9.________岁左右的儿童,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但不能掌握“我”“你”。
30.________岁左右的儿童,自我意识萌芽。
31.孩子会说“宝宝饿”或“宝宝痛”,说明孩子意识到了________。
32.自我评价从________开始出现,是自我意识的________。
33.男孩更喜欢有汽车参与的________、________游戏,女孩则更喜欢过家家的________游戏。
34.4 岁女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优于同龄男孩。
35.6 岁男孩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优于女孩。
36.________岁,幼儿有了初步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37.________岁,儿童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最强烈。
38.性别概念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9.儿童在________岁时开始认识到一个人的性别在一生中是稳定不变的。
40.儿童在________岁到________岁之间形成性别恒常性的认识,这是性别认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1.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三、判断题
1.个性就是身心发展与众不同。( )
2.个性具有稳定性,不会改变。( )
3.个性的本质是社会的。( )
4.个性倾向性系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力。( )
5.自我意识系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
6.幼儿的个性已经定型。( )
7.气质是一成不变的。( )
8.气质是变化最为缓慢的心理特征。( )
9.缓慢发动型儿童对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变化适应较慢。( )
10.情绪基本稳定、活动强度和时间适中、对环境和人的适应性一般、注意力持久程度一般属于均衡型气质类型儿童的典型表现。( )
11.婴儿出生后未表现出气质的个体差异。( )
12.教育的目的是设法改变学前儿童原有的气质,使之越来越好。( )
13.对多血质的孩子,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 )
14.气质是先天获得的,性格是后天养成的。( )
15.性格具有可塑性,气质不具有可塑性。( )
16.性格可以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进行好坏优劣的评价。( )
17.小班幼儿的模仿性比大班幼儿表现更为突出。( )
18.儿童出生顺序等因素影响着儿童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
19.幼儿园的集体组织及其活动对儿童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没有影响。( )
20.幼儿园通过图书、报刊、影视制品、音像制品等文化媒介影响幼儿性格形成。( )
21.记忆力属于特殊能力。( )
22.一般能力的发展与特殊能力无关。( )
23.人在完成活动时,常需要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共同参与。( )
24.对智力落后的儿童,需要多布置作业和任务,促使他们能力快速成长。( )
25.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等对幼儿的能力发展没有影响。( )
26.抽象思维能力是特殊能力的核心。( )
27.绘画能力属于专门能力,不属于特殊能力。( )
28.一般能力在某种特殊活动领域得到特别发展时,就可能成为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29.在幼教工作中应注意分析不同幼儿的能力特点,发挥其主导能力的优势,加强对较弱能力方面的培养。( )
30.不同年龄儿童智力的主要因素差不多,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儿童智力培养的内容应基本相同。( )
31.在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方面,女性优于男性。( )
32.幼儿在选择同伴上,更喜欢同性别的玩伴。( )
33.3 岁以后,儿童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日益明显。( )
34.6 岁男孩对人与物的关心优于女孩。( )
35.3 个月婴儿能从男性声音中区分出女性的声音。( )
36.总的说来,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
37.以男女之间在机体上所存在的生理差异和外貌特征为依据判断性别的幼儿处于性别角色发展的社会取向阶段。( )
38.活动和游戏过程中对性别角色分化有着很大的影响。( )
四、名词解释
个性 个性倾向性系统 个性倾向性 自我意识系统 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个性心理特征 需要 动机 个性萌芽 气质 性格 能力 一般能力
特殊能力 主导能力 自我意识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调控
自我调节 自我检查 自我监督 自我控制 物质自我 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 性别化 性别概念 性别认同 性别稳定性 性别恒常性
性别角色 性 心理性别 社会性别 性别刻板印象 反性别刻板印象
五、简答题
1.简述个性的萌芽和形成过程。
2.简述传统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及表现。
3.简述幼儿气质发展的特点。
4.简述幼儿气质的影响因素。
5.简述幼儿自我意识萌生的过程。
6.简述幼儿自我认识的发展。
7.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
8.简述幼儿自我体验的发展。
9.简述幼儿自我调节的发展。
10.简述幼儿性别认同的发展。
11.简述幼儿性别稳定性的发展。
12.简述幼儿性别恒常性的发展。
★熟能生巧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的是个性的( )。
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2.下面哪位处于个性的萌芽期? ( )
A.新生婴儿 B.2 岁的明明
C.正在读幼儿园小班的琪琪 D.小学三年级的依依
3.一个原本活泼可爱、外向开朗的女孩,自从父母离婚以来,逐渐变得退缩、封闭,这体现了个性的( )。
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
4.“禀性难移”说的是一个人的( )是稳定的、不易改变。
A.个性 B.性格 C.气质 D.能力
5.( )的气质类型是典型的胆汁质。
A.王熙凤 B.张飞 C.陈景润 D.林黛玉
6∗.明明不爱与人交往,很难融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特别敏感,遇到不高兴的事情爱放在心里,然后自己默默地哭泣,明明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7∗.有一个热情活泼的孩子,任何时候都精力充沛,爱好交际,人际关系比较好,但有时候做事情缺乏耐心,他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8∗.小黎做事情一丝不苟,喜欢埋头苦干,待人克制忍让,但处事不够灵活,他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9∗.一个孩子刚出生时不好动,睡觉时不好动,吃奶后也不爱动。 2 岁时,能较长时间坐在一旁观看其他幼儿玩玩具。 5 岁时,更喜欢看书等安静的活动,不喜欢踢球、捉迷藏等游戏。 这说明幼儿气质发展的( )。
A.稳定性 B.差异性 C.可变性 D.连贯性
10.双胞胎兄弟的性格、爱好、志趣等可能相同,体现了( )对性格形成的影响。
A.家庭 B.幼儿园 C.社会 D.遗传
11.父母采用溺爱型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儿童形成( )的性格。
A.胆怯 B.自私 C.暴戾 D.妒忌
12.有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好,有的幼儿运动能力较强,这体现了儿童能力的( )。
A.初步形成 B.个体差异 C.发展迅速 D.特殊能力
13∗.宝宝照镜子的时候,发现嘴角沾着饭粒,随即用手擦掉,说明宝宝具备了( )。
A.自我意志 B.自我行为 C.自我认识 D.自我体验
14.当3 岁儿童开始懂得( )时,表明他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产生了意识。
A.“必须” B.“愿意” C.“应该” D.“我想”
15.一个宝宝能够区分“愿意吃饭”和“应该吃饭”的差别,他最有可能( )岁。
A.3 B.2 C.1 D.半
16∗.以下宝宝的话语,( )表示幼儿已形成了自我意识。
A.“宝宝穿衣服” B.“宝宝最乖”
C.“我是乖宝宝” D.“宝宝可以”
17∗.“我是女宝宝”反映的是( )。
A.性别认同 B.性别稳定性 C.性别恒常性 D.性别角色
18∗.“妮妮头发剪短了,她变成了男孩子”,这句话说明幼儿不具有( )。
A.性别认同 B.性别稳定性 C.性别恒常性 D.性别角色
19∗.反映性别稳定性的是( )。
A.我是女孩子 B.我永远是女孩子
C.我是长头发的女孩子 D.妈妈希望我永远像个女孩子
20∗.“女孩子应该温柔”,这句话反映的是( )。
A.性别认同 B.性别稳定性 C.性别恒常性 D.性别角色
二、多项选择题
1.个性的特征包括( )。
A.稳定性 B.整体性 C.社会性 D.个别性
2.传统的气质类型有( )。
A.胆汁性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托马斯的婴儿气质类型包括( )。
A.容易抚养型 B.不易抚养型 C.难以抚养型 D.缓慢发动型
4.凯根的儿童气质类型包括( )。
A.活泼型 B.行为非抑制型 C.行为抑制型 D.专注型
5.杨丽珠的儿童气质类型包括( )。
A.抑制型 B.非抑制型 C.活泼型 D.专注型
6.( )属于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
A.自我中心 B.喜欢交往 C.好奇好问 D.好冲动
7.( )是主要的家庭结构。
A.核心家庭 B.大家庭 C.多代家庭 D.破裂家庭
8.一般把家庭情感气氛划分为( )两种类型。
A.关爱 B.融洽 C.隔阂 D.对抗
9.按照活动的领域不同,把能力分为( )。
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 C.主要能力 D.优势能力
10.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形式上分为( )。
A.自我认识 B.自我控制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11.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内容上看包括( )。
A.意志自我 B.物质自我 C.心理自我 D.社会自我
12∗.下面反映婴幼儿自我意识的是( )。
A.我能做好这件事 B.我是一个乖孩子
C.我想看电视 D.我吃过葡萄
13.性别概念主要包括( )。
A.性别认同 B.性别稳定性 C.性别角色 D.性别恒常性
14.性别角色的发展阶段有( )。
A.遗传取向阶段 B.生物取向阶段
C.社会取向阶段 D.心理取向阶段
15∗.下面属于性别刻板印象的是( )。
A.女孩子喜欢洋娃娃 B.女孩子与男孩子社会性别不同
C.有些女孩子争强好胜 D.女孩子都很文静
三、判断题
1.诗诗4 岁了,她的个性初具雏形。( )
2.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说的是个性的整体性。( )
3.“禀性难移”说的就是气质难变。( )
4.因为胆汁质的孩子脾气太暴躁,所以,作为老师我们需要通过教育改变这类孩子的气质类型。( )
5.对抑郁质的孩子,要防止其任性暴躁。( )
6.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处在脑发展的高峰期。( )
7.儿童记忆力的提升对其音乐能力的发展毫无作用。( )
8.如果发现班上有智力落后的儿童,不应当歧视,要有耐心,并降低其学习任务的难度。( )
9.幼儿的记忆能力发展会影响音乐能力的发展,但音乐能力的发展对记忆能力没有帮助。( )
10∗.婴儿会与镜子里面的“宝宝”游戏,到镜子背面找“宝宝”,说明婴儿具有了自我意识。( )
11∗.晓晓知道自己现在是女孩,长大了也会是女孩,说明她具有了性别恒常性。( )
12∗.幼儿看到长头发的人会喊阿姨,说明他处于性别角色发展的社会取向阶段。( )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2.气质是否有好坏之分? 为什么?
3.简述性格和气质的关系。
4.解析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关系。
5∗.举例说明何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请各举一例。
五、论述题
1.论述如何根据幼儿的气质类型进行教育。
2.论述影响学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3.论述影响儿童性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4.论述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能力。
5.论述影响学前儿童性别发展的社会化因素。
六、材料分析题
1.鹏鹏是个精力旺盛、爱打抱不平的孩子,但是做事马虎、急躁,别人不按他的意思来做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发脾气,甚至会动手打人,事后虽然知道自己错了,也会向被打的小朋友道歉,但下一次遇到类似的事情,依然会发脾气、打人。
(1)鹏鹏属于什么气质类型? 为什么?
(2)作为鹏鹏的老师,该怎样根据他的气质特征实施教育?
2.老师给小朋友们展示了一幅挂图,挂图里有一个小朋友因为布娃娃破了正在伤心地哭泣。 老师问小朋友:“挂图里是谁在哭啊?”菲菲说:“是姐姐在哭。”老师接着问:“为什么是姐姐不是哥哥呢?”菲菲答道:“因为她扎着辫子。”另一个小朋友豆豆接着说:“因为她玩布娃娃,哥哥不会玩布娃娃。”拉拉说:“因为她穿着裙子,男孩子不会穿裙子。”皮皮大声说道:“因为女孩子才爱哭。”
(1)小朋友们的回答反映了何种心理现象?
(2)这些幼儿分别处于哪一个性别角色发展阶段? 为什么?
★能力提升
一、论述题
1.目前,家庭教育中溺爱、放纵等现象比较突出,你认为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2.有的家长会引导女孩子像男孩子的性格,也会对女孩进行中性化的打扮,请你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这样做好吗? 为什么?
二、材料分析题
1.琳琳是个乖巧懂事的小孩,在幼儿园表现很好,也很在意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小班时,几乎每天都会问老师:“我今天表现好吗?” “我做对了吗?” “我乖不乖?”“我的衣服好不好看?”到大班时,琳琳会说:“我对人很有礼貌。”“我今天帮老师发东西,我很乖。”“妈妈说我的衣服不好看,我觉得挺好看的。”
琳琳的表现反映了怎样的心理发展特点? 请用心理学知识分析琳琳的表现。
2.3 岁的小男孩说他长大了会当妈妈,老了会当爷爷;6 岁的小男孩会说自己长大了会当爸爸,老了会当爷爷。 3 岁的小孩看到穿裙子的成年男子会喊阿姨,7 岁的小孩看到穿裙子的成年男子会喊叔叔。
这反映了儿童怎样的心理发展特点,请用心理学知识分析上述儿童的表现。
■【检测题】
检测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
1.( )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A.个性 B.性格 C.气质 D.自我
2.( )岁左右儿童的个性开始萌芽。
A.2 B.3 C.4 D.5
3.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属于( )的典型表现。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4.根据托马斯的婴儿气质类型,大多数婴儿属于( )。
A.轻易抚养型 B.容易抚养型 C.难以抚养型 D.缓慢发动型
5.( )是幼儿期儿童性格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A.活泼好动 B.喜欢交往 C.好奇好问 D.模仿性强
6.( )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A.气质 B.性格 C.意识 D.能力
7.( )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是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识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8.( )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和权利、义务、责任等,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声望与价值的认识和评价。
A.自我意识 B.物质自我 C.心理自我 D.社会自我
9.( )是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自我界定。
A.性别概念 B.性别认同 C.性别化 D.性别恒常性
10.“豆豆是个男孩子,但是他穿了裙子,就变成了女孩子”,这句话说明幼儿不具有( )。
A.性别认同 B.性别稳定性 C.性别恒常性 D.性别角色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5 分,共10 分)
性格 自我意识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个性具有稳定性,不会改变。( )
2.个性倾向性系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力。( )
3.初生的婴儿还谈不上个性。( )
4.“禀性难移”说的就是气质难变。( )
5.因为胆汁质的孩子脾气太暴躁,所以,老师需要通过教育改变这类孩子的气质类型。( )
6.缓慢发动型儿童对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变化适应较慢。( )
7.性格可以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进行好坏优劣的评价。( )
8.一般能力也称智力。( )
9.记忆力属于特殊能力。( )
10.抽象思维能力是特殊能力的核心。( )
11.2 岁左右的儿童已经掌握了“我”和“你”。( )
12.2 岁儿童说“宝宝饿了”,表明有了对自己身体内部状态的意识。( )
13.心理性别就是一般所说的性别,主要是指孩子所在的生存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 )
14.晓晓知道自己现在是女孩,长大了也会是女孩,说明她具有了性别恒常性。( )
15.活动和游戏过程中对性别角色分化有着很大的影响。(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5 分,共25 分)
1.简述幼儿气质的影响因素。
2.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能力?
3.简述幼儿自我认识的发展。
4.简述幼儿性别稳定性的发展。
5.举例说明何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请各举一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论述如何根据气质类型进行教育。
2.论述影响学前儿童性别发展的社会化因素。
六、案例分析(本大题共10 分)
小琳是一个心思细腻、敏感内向的孩子。 不爱说话,比较孤僻,做事情总是慢吞吞的,非常注重细节、爱较真。 有时候其他小朋友不经意间做了让她不高兴的事情,她会生闷气,甚至会默默哭泣,总是需要开导很长时间心情才能好起来。
(1)小琳属于什么气质类型? 为什么?
(2)作为小琳的老师,该怎样根据她的气质特征实施教育?
检测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
1.( )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力因素。
A.个性倾向系统 B.自我意识系统
C.个性系统 D.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2.以下关于心理学中个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个性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 B.并非天生的
C.与众不同 D.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非一成不变
3.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 )因素的影响。
A.父母 B.家庭 C.社会 D.遗传
4.( )婴儿的活动水平很低,行为反应强度很弱,情绪总是消极,而不是愉快的,常常安静地退缩,情绪低落。
A.轻易抚养型 B.容易抚养型 C.难以抚养型 D.缓慢发动型
5.( )左右,幼儿出现了最初性格的萌芽。
A.6 个月 B.1 岁 C.2 岁 D.3 岁
6.在进行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 )。
A.整体能力 B.主导能力 C.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
7.自我意识萌芽的标志是( )。
A.用“娃娃”表示自己 B.用“弟弟”“妹妹”表示自己
C.用“我”表示自己 D.用名字表示自己
8.( )是指对自己的身体外貌、衣着装束、言行举止以及所有物的认识与评价。
A.自我意识 B.物质自我 C.心理自我 D.社会自我
9.( )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A.性别概念 B.性别认同 C.性别稳定性 D.性别恒常性
10.“女孩子应该温柔”,这句话反映的是( )。
A.性别认同 B.性别稳定性 C.性别恒常性 D.性别角色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5 分,共10 分)
气质 性别化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个性与生俱来。( )
2.幼儿的个性已经定型。( )
3.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说的是个性的整体性。( )
4.气质是一成不变的。( )
5.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
6.气质是先天获得的,性格是后天养成的。( )
7.儿童出生顺序等因素也影响着儿童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
8.幼儿园的集体组织及其活动对儿童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没有影响。( )
9.一般能力的发展与特殊能力无关。( )
10.如果发现班上有智力落后的儿童,不应当有歧视,要有耐心,降低其学习任务的难度。( )
11.婴儿会与镜子里面的“宝宝”游戏,到镜子背面找“宝宝”,说明婴儿具有了自我意识。( )
12.在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方面,女性优于男性。( )
13.幼儿在选择同伴上,更喜欢同性别的玩伴。( )
14.3 个月婴儿能从男性声音中区分出女性的声音。( )
15.幼儿看到长头发的人会叫阿姨,说明他处于性别角色发展的生物取向阶段。( )
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题2 分,共10 分)
1.个性的特征包括( )。
A.稳定性 B.整体性 C.社会性 D.个别性
2.传统的气质类型有( )。
A.胆汁性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形式上分为( )。
A.自我认识 B.自我控制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4.性别概念主要包括( )。
A.性别认同 B.性别稳定性 C.性别角色 D.性别恒常性
5.下面反映婴幼儿自我意识的是( )。
A.我有长头发 B.我是女宝宝 C.我喜欢我自己 D.我要穿衣服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5 分,共15 分)
1.气质是否有好坏之分? 为什么?
2.简述幼儿自我体验的发展。
3.简述幼儿性别认同的发展。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论述影响儿童性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2.有的家长会引导女孩子像男孩子的性格,也会对女孩进行中性化的打扮,请你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这样做好吗? 为什么?
七、案例分析(本大题共10 分)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宝宝六七个月时咬自己的脚趾,甚至会把自己咬疼得哭起来。慢慢地,当我们发出眼睛、鼻子等指令时,宝宝能够指着自己的眼睛和鼻子。 1 岁左右的宝宝会到镜子背面寻找“小伙伴”。 1 岁半之后,宝宝逐渐开始借助镜子指自己的鼻子。2 岁时,宝宝会说:“宝宝肚肚疼。”
这反映了儿童怎样的心理发展特点,请你用心理学知识分析上述儿童的表现。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1.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动机、想法,这反映了幼儿( )。 (2012年)
A.个性的发展 B.情感的发展
C.社会认知的发展 D.感觉的发展
2.有的幼儿遇事反应快,容易冲动,很难约束自己的行动,这类幼儿的气质类型比较倾向于( )。 (2012 年)
A.多血质 B.黏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3.2 岁半的豆豆不会做饭,可偏要自己做饭;不会穿衣,可偏要自己穿衣,这反映了( )。 (2013 年)
A.动作的发展 B.自我意识的发展
C.情感的发展 D.认知的发展
4.让脸上抹有红点的婴儿站在镜子前,观察其行为表现,这个实验测试的是婴儿哪方面的发展? ( )(2015 年)
A.自我意识 B.防御意识 C.性别意识 D.道德意识
5.幼儿如果能够认识到他们的性别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说明他们已经具有( )。 (2015 年)
A.性别倾向性 B.性别差异性
C.性别独特性 D.性别恒常性
6.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是( )。 (2017 年)
A.陌生情境实验 B.点红实验
C.延迟满足实验 D.三山实验
7.小虎精力旺盛,爱打抱不平,但是做事急躁、马虎,喜欢指挥别人,稍不如意,便大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事后虽也后悔,但遇事总是难以克制……
根据小虎的上述行为表现,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虎的气质属于什么类型? 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虎的老师,你准备如何根据小虎的气质类型实施教育? (201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