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练习(七)

综合练习(七)

(总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15 题,每小题2 分,共30 分)

1.“狼孩”阿玛拉和卡马拉的经历主要反映了( )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A.遗传素质 B.生理成熟 C.环境和教育 D.实践活动

2.人的心理现象划分没有包括( )。

A.脸型 B.动机 C.心理过程 D.个性

3.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A.指向性和集中性 B.鲜明性和选择性

C.清晰性和指向性 D.清晰性和集中性

4.知觉对象由许多具有不同特征的部分组成,但并不认为它是许多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看作一个整体,这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5.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应的知觉叫( )。

A.空间知觉 B.深度知觉 C.方位知觉 D.时间知觉

6.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 )。

A.意义识记 B.理解记忆 C.机械识记 D.逻辑记忆

7.早晨起床,推开窗户,看到地面潮湿,便推想到“夜里下过雨了”。 这反映了思维的(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组织性 D.发散性

8.幼儿最先掌握的是( )。

A.动词 B.形容词 C.代词 D.名词

9.幼儿经常哭得很伤心时,听到幽默的故事会立刻笑起来,说明其情绪的( )。

A.易冲动性 B.外露性 C.不稳定性 D.易受感染性

10.三种依恋类型中,( )是较好的依恋类型。

A.回避型 B.矛盾型 C.依赖型 D.安全型

11.托马斯将婴儿气质分为三种类型,即容易抚养型、难以抚养型和( )。

A.情绪冲动型 B.多愁善感行 C.情感抑制型 D.缓慢发动型

12.3 岁孩子做了错事,若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们却茫然,这主要是因为( )。

A.他不会评价自己的行为 B.他在行动之前缺乏明确的目的

C.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D.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成人

13.婴儿从刚出生开始,就显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 )的差异。

A.言语特征 B.记忆过程 C.思维特征 D.气质类型

14.( )确定了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布鲁纳 D.班杜拉

15.维果茨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

A.阶段发展理论 B.最近发展区理论  C.认知发展理论 D.人格发展理论

二、名词解释(共3 题,每小题4 分,共12 分)

思维 移情 观点采择能力

三、判断题(共10 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前语言时期即婴儿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 )

2.学习幼儿心理学可以了解幼儿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3.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受到个人的态度和经验的影响。( )

4.幼儿的任何一种心理过程都离不开注意。( )

5.孤立的感觉是很少的,人们往往把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觉。( )

6.幼儿机械识记的效果比意义识记效果好。( )

7.“树大自然直”,孩子的缺点随年龄增长会自然改正。( )

8.幼儿掌握的概念主要是日常概念、具体概念。( )

9.幼儿期能掌握全部基本语音。( )

10.幼儿很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

四、简答题(共2 题,每小题5 分,共10 分)

1.怎样理解“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2.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共38 分)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后作答:

1.在一次语言课堂教学活动中,某幼儿园李老师给幼儿讲小红帽的故事。 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李老师用活动玩具小女孩和大灰狼头饰等作为教具给幼儿上课。 她一边有声有色地讲解故事情节,一边演示其活动教具,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

请你用感知规律,对李老师的课堂教学作出正确的评析。 (12 分)

2.幼儿拿起小树枝,才能想象它是一匹小马,可以进行骑马活动。 幼儿在玩搭积木,你问他:“你想搭个什么呢?”他不吱声,等搭好了才告诉你:“这是宝塔。”(26 分)

(1)上述材料体现了幼儿( )。 (3 分)

A.以无意想象为主 B.以有意想象为主

C.以创造想象为主 D.以再造想象为主

(2)上述材料表明了幼儿( )。 (3 分)

A.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 B.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C.想象过程受兴趣的影响 D.想象过程受情绪的影响

(3)幼儿想象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0 分)

(4)幼儿教师应怎样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