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心理学家的发展观点

第七节 中国儿童心理学家的发展观点

知识要点

一、代表人物

陈鹤琴和朱智贤

二、陈鹤琴的儿童观

(一)陈鹤琴的贡献

1.开创中国儿童心理学学科。

2.1923 年在南京创办鼓楼幼稚园,作为儿童心理学和幼儿教育研究基地。

3.《儿童心理之研究》成为中国儿童心理学创立的标志。

(二)儿童观

三、朱智贤的儿童发展观

(一)朱智贤的贡献朱智贤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儿童心理学理论体系。

(二)儿童发展观

■【练习题】

★夯实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论述儿童心理如何发展和为什么发展的理论称为( )。

A.发展理论 B.高级心理机能学说

C.成熟学说 D.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2.强调基因顺序规定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是( )。

A.机械论 B.机体论 C.成熟学说 D.发展理论

3.以下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是( )。

A.华生 B.格塞尔 C.皮亚杰 D.维果茨基

4.“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

A.霍尔 B.华生 C.格塞尔 D.施太伦

5.皮亚杰向我们揭示了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就是( )。

A.自我中心 B.观察力 C.想象力 D.语言表达能力

6.陈鹤琴的( )成了中国儿童心理学创立的标志。

A.《儿童心理之研究》 B.《家庭教育》

C.活教育理论 D.鼓楼幼稚园

7.1929 年,( )做了一个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A.霍尔 B.华生 C.格塞尔 D.施太伦

8.( )认为遗传是主导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力,代表人物是高尔顿、霍尔。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社会学习论 D.成熟学说

9.2 岁、5 岁、10 岁都属于( )。 这三个年龄既是前一个小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小周期的起点。

A.关键期 B.敏感期 C.关键年龄 D.特殊年龄

10.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

A.斯金纳 B.皮亚杰 C.格塞尔 D.弗洛伊德

11.华生认为,( )是人和动物用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

A.行为 B.反射 C.强化 D.观察

12.斯金纳创制的( )对白鼠和鸽子进行实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A.悬崖实验 B.斯金纳箱 C.三山实验 D.感觉剥夺试验

13.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班杜拉 B.斯金纳 C.华生 D.格塞尔

14.维果茨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

A.阶段发展理论 B.认知发展理论

C.人格发展理论 D.最近发展区理论

15.( )是指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

A.高级心理机能 B.低级心理机能

C.观察学习 D.操作行为

16.( )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儿童心理学理论体系。

A.朱智贤 B.陈鹤琴 C.陶行知 D.林崇德

二、填空题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全过程的资料来自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任何一个学术流派都只能反映在自己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认识成果。

3.心理的实质就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揭示人的__________。

4.成熟学说认为,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

5.斯金纳认为,对于人和动物来说,最常见、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__________。

6.__________认为,生命是一个整体,它具有内在的活动和自我调节的功能。

7.发展的__________不仅表现在动作的发展方面,也体现在心理发展方面。

8.格塞尔揭示的__________,为父母和教师客观理解儿童行为的阶段特征和采取正确对待的方法提出了要求。

9.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__________。

10.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__________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

11.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__________阶段。

12.__________强调自我在个性结构中的作用,认为自我在个性发展中的作用不亚于本我。

13.习惯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 条件反射就是习惯的__________。

14.观察学习是一种更为普遍的、有效的__________。

15.强化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6.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的固有功能。

17.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最典型的思维特点就是__________。

18.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比低级心理机能多一个__________,就是在心理活动中运用__________和其他符号系统作为心理工具。

19.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是在__________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的。

20.__________是最重要的心理工具。

21.陈鹤琴1923 年在南京创办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儿童心理学和幼儿教育研究基地。

22.朱智贤认为__________是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三、判断题

1.研究发展理论是为了改造儿童的发展。( )

2.成熟学说非常重视基因顺序对成熟的作用,也就是强调生理对心理的基础作用。( )

3.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是呈直线的,而是呈圆弧状。( )

4.家长和教师应该为孩子确立发展的阶段和目标。( )

5.皮亚杰认为,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没有成熟不行,但光有成熟不足以推动发展。( )

6.所谓质的变化,就是指心理的结构和组织发生了变化。( )

7.弗洛伊德强调人的生物本能尤其是性本能在人的行为中的决定意义。( )

8.埃里克森指出发展的终身性。 埃里克森所说的发展过程不是单维性的纵向发展观而是多维性的。( )

9.集中学习的效果比分散突击学习的效果更好。( )

10.班杜拉发现,儿童获得新的行为,并不一定非要自己经过强化。( )

11.形式运算阶段的另一个大收获是儿童获得“客体永久性”。( )

12.在人的一生中,不断解除自我中心是认知发展的任务。( )

13.10 岁以后的儿童还不能进入自律阶段。( )

14.维果茨基认为,教学的可能性是由它的最近发展区决定。( )

15.陈鹤琴强调研究中国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不要简单照搬外国的研究成果。 ( )

四、名词解释

社会取向 准备 行为周期 强化 正强化 负强化 直接学习 观察学习运动复现 自我效能感 图式 顺应 平衡 认知结构 延迟模仿客体永久性 他律 中介环节 自发型教学 反应型教学

五、简答题

1.发展理论都围绕哪些主题展开?

2.机械论与机体论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3.量变和质变有何关系?

4.环境决定论和遗传决定论有何区别?

5.为什么说发展的方向性既反映生理规律也反映心理规律?

6.成熟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7.格塞尔强调成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8.发展的方向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9.格塞尔学派对家长提出了哪些忠告?

10.弗洛伊德根据力比多发展“性感区”把心理发展分为哪些阶段?

11.弗洛伊德心理发展理论的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12.埃里克森以心理社会问题为标准,把人格分为哪些阶段?

13.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14.什么是交互决定论?

15.华生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基本观点主要是什么?

16.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17.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8.简述斯金纳对儿童学习理论的主要贡献与不足。

19.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0.简述社会学习论的优点与不足。

21.皮亚杰根据认知结构的不断演变,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22.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3.维果茨基的儿童基本观点是什么?

24.维果茨基低级心理机能的普遍共性有哪些?

25.维果茨基高级心理机能的共同特性有哪些?

26.简述低级与高级心理机能的关系。

27.陈鹤琴的儿童观主要是什么?

28.朱智贤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9.朱智贤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主要有哪些内容?

★熟能生巧

一、单项选择题

1.对挑食的幼儿不吃蔬菜就不给肉吃是( )。

A.强化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惩罚

2.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是认识儿童的( )。

A.归宿 B.起点 C.方法 D.途径

3.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成熟 B.经验 C.社会环境 D.平衡化

4.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皮亚杰、格塞尔 B.华生、班杜拉、斯金纳

C.班杜拉、高尔顿、华生 D.皮亚杰、格塞尔、班杜拉

5.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 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格塞尔认为动作发展的方向性是由( )预先设置的。

A.成熟 B.基因 C.量变 D.质变

7.机械论把儿童当作一个容器,反映在教学中就是( )。

A.因材施教 B.集体活动 C.满堂灌 D.小组活动

8.( )认为环境是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代表人物是华生。

A.机械论 B.机体论 C.遗传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

9.格塞尔提出的所有忠告都建立在一个基点上,即尊重( )客观规律。

A.成熟的 B.生长的 C.发育的 D.现实的

10.自我符合( ),即它会让欲望在现实中得以满足,同时又符合超我的道德观。

A.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道德原则 D.发展原则

11.( )的基本观点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性的理论。

A.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B.认知发展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精神分析论

12.皮亚杰认为( )阶段的儿童出现一系列以表象作为工具的思维活动,能进行“延迟模仿”和“象征性游戏”。

A.形式运算 B.具体运算 C.感知运动 D.前运算

13.( )打破了传统行为主义“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的错误观点。

A.斯金纳 B.华生 C.班杜拉 D.弗洛伊德

14.( )开创了中国儿童心理学学科。

A.陶行知 B.陈鹤琴 C.朱智贤 D.林崇德

15.陈鹤琴高度重视( )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A.游戏 B.情绪 C.环境 D.教育

16.朱智贤认为坚持在实践中,尤其是教育实践中研究儿童心理学,是我国儿童心理学前进道路上的主要( )。

A.目标 B.内容 C.方法 D.方向

二、多项选择题

1.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为( )。

A.形式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前运算阶段

2.发展的方向性具体地说就是( )发展。

A.由面部向肢体动作 B.由中心向边缘

C.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 D.由上而下

3.每个成人,包括家长和教师,都要充分认识成熟规律固有的( )。

A.规律 B.方向 C.力量 D.智慧

4.弗洛伊德强调个性形成与( )有关。

A.儿童早期经验 B.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

C.儿童的成熟 D.社会文化

5.华生认为影响儿童习惯的形成因素有( )。

A.强化 B.年龄 C.练习的分配 D.观察

6.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由( )过程组成。

A.自我观察 B.自我判断 C.自我反应 D.自我欣赏

7.班杜拉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

A.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B.替代性经验

C.言语劝说 D.情绪唤醒以及情境条件

8.观察学习是一种更为普遍的、有效的学习,它包括( )。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运动复现 D.强化和动机过程

9.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有( )。

A.成熟 B.经验 C.社会环境的影响  D.平衡化

10.朱智贤的儿童发展观主要有( )。

A.儿童不同于成人 B.发展理论观

C.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儿童心理学 D.重视儿童的整体发展

11.维果茨基认为心理机能分为( )。

A.意识 B.潜意识 C.低级心理机能 D.高级心理机能

12.以下描述符合陈鹤琴的儿童观的是( )。

A.重视儿童的整体发展 B.热爱儿童,了解儿童,才能教育儿童

C.儿童不同于成人 D.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儿童心理学

13.陈鹤琴把儿童的成长环境分为( )类。

A.教育 B.游戏 C.艺术 D.阅读

14.图式的变化是通过( )过程来实现的。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教育

15.朱智贤认为( )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A.环境 B.教育 C.家长 D.教师

16.弗洛伊德认为,个性是一个整体,由彼此相关的( )构成。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忘我

三、判断题

1.事实上,任何一个学术流派,只能反映在他们的研究取向和研究范围里的认识结果。( )

2.绝大多数发展理论都高度重视儿童心理发展的量变。( )

3.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量变和质变可以相互代替。( )

4.婴儿出生时带来的天然进度表,是生物进化三百万年的成果。( )

5.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比意识重要。( )

6.埃里克森强调某一阶段的发展任务虽然没有解决好,到后面的阶段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如教育)得到补偿。( )

7.行为主义认为研究人与研究小白兔是一回事。( )

8.大年龄的儿童比小年龄的儿童更容易形成习惯。( )

9.皮亚杰创立了著名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发生认识论,这是20 世纪发展理论的顶峰。( )

10.行为发生后给予奖励是正强化,给予批评是负强化。( )

11.行为主义对儿童的不良行为不主张惩罚,而主张强化。( )

12.脱离了成熟条件,学习也能推动发展。( )

13.年龄特征不仅有稳定性,也有可变性。( )

14.发展方向性原则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核心原则。( )

15.教学的可能性是由它的最近发展区决定的。( )

四、简答题

1.简述维果茨基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2.简述成熟学说的主要内容。

3.按行为主义的观点,行为有哪些类型?

4.皮亚杰认为,幼儿期的幼儿认知有哪些特点?

5.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特点。

五、论述题

根据强化原则,试分析对一个因为自己的需要未能得到满足而在地上打滚的幼儿,正确的处置方法是什么。

六、材料分析题

平平看到老师在倒水,老师把一个矮而宽的杯子里的水,倒入另一个高而窄的杯子中,平平就认为水变多了,因为水看起来“长”了。

(1)你认为平平的认知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2)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简要分析此现象的原因。

★能力提升

一、论述题

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材料分析题

幼儿园开学了,小班的一名小朋友上课时不是坐不住,就是随便说话,乱动;午休时,别的小朋友都睡觉了,他怎么也不去睡,非要去玩玩具,这样一来,别的小朋友也不想睡觉,也想玩玩具。 王老师看到这一情况,就对所有小朋友说:“谁能先躺在床上睡10 分钟,谁就可以先玩玩具,谁今天中午不睡觉,谁下午就不能玩玩具。”这时,小朋友都迅速地跑到自己的床上安静地躺下了。

这是在幼儿园教学中经常遇见的问题,试结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这位幼儿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检测题】

检测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

1.格塞尔学派要求我们应该学会( )孩子的成长。

A.教育 B.欣赏 C.观察 D.理解

2.皮亚杰设计的“三山实验”就是反映儿童认知的( )明证。

A.认知结构 B.平衡化 C.自我中心 D.不守恒

3.班杜拉强调人的自我调节,突出了人的( )。

A.自发性 B.天性 C.主观能动性 D.被动性

4.斯金纳认为,( )是推进习惯形成和巩固的唯一措施。

A.行为 B.习惯 C.刺激 D.强化

5.最近发展区是一个( )概念。

A.崭新的 B.传统的 C.动态的 D.发展的

6.( )以前的儿童,他们是按照“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的。

A.5 岁 B.10 岁 C.6 岁 D.3 岁

7.陈鹤琴1923 年在南京创办( ),作为儿童心理学和幼儿教育研究基地。

A.鼓楼幼稚园 B.燕子矶幼稚园

C.湖北幼稚园 D.母婴学校

8.最重要的心理工具是( )。

A.心理 B.语言 C.动作 D.表情

9.当儿童出现不当行为时,行为主义不主张惩罚,而主张( )。

A.强化 B.观察 C.消退 D.练习

10.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 )为核心而建立的。

A.操作行为 B.直接学习 C.语言 D.观察学习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5 分,共10 分)

自我中心 最近发展区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挑食的幼儿不吃蔬菜时,就不给肉吃,这种强化方式叫作积极强化。( )

2.对儿童最有效的管教方式就是惩罚。( )

3.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学习是有最佳时期的。( )

4.“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这种片面的观点突出强调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

5.学习的最终效果,取决于成熟。( )

6.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呈直线状的,也不会上下波动。( )

7.皮亚杰认为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

8.高级机能学说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

9.发展的方向性不仅表现在动作的发展方面,也体现在语言发展方面。( )

10.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

11.埃里克森指出发展的终身性,他所说的发展过程不是单维性的纵向发展观而是多维性的。( )

12.分散学习效果比集中学习效果好。( )

13.维果茨基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外部行为的科学,人和动物的行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

14.通过对双生子的研究说明,环境因素比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大。( )

15.男孩和女孩开始各自以同性父母为榜样来行事,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称为“自居作用”。(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5 分,共25 分)

1.行为主义为什么不主张惩罚儿童?

2.儿童不同于成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有哪些原则?

4.为什么说一个人认知的发展必须不断解除自我中心?

5.皮亚杰认为内部心理结构是如何变化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格塞尔学派对家长的忠告有何现实意义?

2.试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六、案例分析(本大题共10 分)

一次,4 岁女孩小玲跟小朋友玩耍时说:“妈妈正在给我做西餐,妈妈做的西餐可好吃了!”其实,她妈妈做的饭菜不过是非常普通的米饭、炒菜,只是妈妈在一周前的星期天带她出去吃过西餐。 在日常生活中,小玲还经常和小朋友或其他熟悉的人说一些类似的事情,这让小玲的妈妈十分头疼。

(1)此案例中的小玲爱说谎吗?

(2)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简要分析此现象的原因。

(3)幼儿的这一现象对你的教育活动有什么启示?

检测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

1.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 )。

A.行为主义理论 B.认知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精神分析理论

2.斯金纳认为,( )是比应答行为更普遍、更有效的学习方式。

A.操作行为 B.符号系统 C.攻击行为 D.分享行为

3.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 )的作用。

A.遗传 B.教育 C.环境 D.成熟

4.张张看见小李把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被老师表扬了,于是第二天他也带来玩具给其他小朋友。 张张的这个行为反映出幼儿学习新行为可以通过( )。

A.观察学习 B.刺激—反应 C.操作行为 D.自然成熟

5.10 个月的田田爬得特别快,于是妈妈每天都让他爬,有个当幼儿老师的邻居看见了对他妈妈说:“田田已经会爬了,就应该慢慢教他走路了。”老师的这个观点主要反映了( )。

A.斯金纳的操作行为 B.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C.班杜拉的观察学习 D.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6.老师问一个3 岁的儿童“你有姐姐吗?”他说“有”;再问他“你姐姐有弟弟吗?”他却说“没有”。 这说明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 )特点。

A.片面性 B.经验性 C.自我中心性 D.不可逆性

7.弗洛伊德认为3 岁后的所谓“性生活”主要是指儿童依恋异性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即男孩产生恋母情结,女孩产生恋父情结,属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阶段。

A.口腔期 B.肛门期 C.性器期 D.潜伏期

8.埃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 )。

A.力比多发展“性感区” B.心理社会问题

C.基因规定的顺序 D.儿童认知结构的不断演变

9.去过几次小朋友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 )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一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0.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形成优势手、优势腿,这表现的是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 )原则。

A.发展方向的原则 B.相互交织的原则

C.机能不能对称的原则 D.自我调节原则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5 分,共10 分)

操作行为 同化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发展的方向性既反映生理规律也反映心理规律。( )

2.以埃里克森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学派认为,3~6 岁的儿童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

3.图式在皮亚杰看来就是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 ( )

4.事实上,任何一个学术流派,只能反映在他们的研究取向和研究范围里的认识结果。( )

5.格塞尔1929 年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是“自我中心”的佐证。( )

6.弗洛伊德认为3 岁后的所谓“性生活”主要是指儿童依恋异性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 )

7.班杜拉利用“育婴箱”对白鼠和鸽子进行实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

8.平衡化的结果是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 )

9.维果茨基认为到了10 岁以后,儿童才能进入自律阶段。( )10 一个人的认知发展必须不断解除自我中心。( )

11.儿童及其意识的发展中最本质的发展是儿童个性的发展与成长,是儿童总的意识的发展与成长。( )

12.陶行知1923 年在南京创办鼓楼幼稚园,作为儿童心理学和幼儿教育研究基地。( )

13.朱智贤高度重视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14.陈鹤琴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就是年龄特征的变化。( )

15.朱智贤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儿童心理学,是我国儿童心理学前进道路的主要方向。( )

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题2 分,共10 分)

1.对行为主义发展理论描述正确的是( )。

A.行为主义发展理论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B.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C.行为的基本要素是刺激与反应

D.对于儿童已形成的不良习惯,也可以通过行为主义的方法加以矫正,其关键就是不予强化

2.以下对成熟学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所谓准备,就是通过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突然转变而实现的

B.成熟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儿科医生、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

C.1929 年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是“成熟与内环境有关,学习与外环境有关”的佐证

D.对于成熟学说来说,基因程序是决定性的,教育是次要的

3.描述儿童心理发展全过程的资料来自( )。

A.观察 B.儿童的游戏 C.儿童的行为 D.实验

4.朱智贤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是( )。

A.气质 B.遗传因素 C.生理成熟 D.性格

5.对维果茨基及其理论描述正确的是( )。

A.著名心理学家,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开创者

B.他和列昂节夫、鲁利亚创立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又称“维列鲁”学派

C.儿童的心理是在社会文化历史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的

D.一切动物的心理机能从其结构上看是直接的,而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则比低级心理机能多一个中介环节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5 分,共15 分)

1.儿童认知中的自我中心表现在哪些方面?

2.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哪些截然不同的心理过程?

3.如何有效培养幼儿的习惯?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为什么教学的可能性是由它的最近发展区决定的?

2.儿童心理发展的波动性对教育实践提出了哪些启示?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 分)

情境一:

一天晩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

妈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

莉莉:我们动它就动。

妈妈:是什么使它动起来的呢?

莉莉:是我们。

妈妈:我们怎么使它动起来的呢?

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它自己就走了。

情境二:

在幼儿园教学区活动中,老师给莉莉出示两排一样多的纽扣,莉莉认为一一对应排列的两排一样多。 当老师把下面一排聚拢时,她就认为两排不一样多了……

(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处于思维发展的什么阶段?

(2)举例说明这个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及表现。

(3)幼儿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有什么启示?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1.照料者对婴儿的需求应给予及时回应,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1 岁的婴儿面临的基本冲突是( )。 (2014 年)

A.主动性对内疚 B.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C.自我统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性对害羞

2.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 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2014 年)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3~6 岁幼儿属于( )阶段。 (2012 年)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4.儿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 )。 (2011 年)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教师拟订教育活动目标时,以幼儿现有发展水平与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距离为依据,这种做法体现的是( )。 (2016 年)

A.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B.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D.布鲁纳的发展教学法

6.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 (2017 年)

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

 B.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儿童学会分享的重要学习形式

C.儿童能够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

D.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惩罚措施

7.午餐时餐盘不小心掉到地上,看到这一幕的亮亮对老师说:“盘子受伤了,它难过地哭了。”这说明亮亮的思维特点是( )。 (2017 年)

A.自我中心 B.泛灵论 C.不可逆 D.不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