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练习(十二)
(总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
1.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问题言语,另一种是( )。
A.情境言语 B.游戏言语 C.对话言语 D.交际言语
2.幼儿常把没有发生或期望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这说明幼儿( )。
A.好奇心强 B.说谎 C.移情 D.想象与现实混淆
3.儿童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与人缺乏目光接触,不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语言发展迟缓,坚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 这是( )的表现。
A.恐怖症 B.多动症 C.自闭症 D.缄默症
4.幼儿依靠头脑中的水果、动物、点子图等形象来进行加法运算,这种思维是( )。
A.具体形象思维 B.聚合式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直观行动思维
5.幼儿把崭新的玩具拆得四分五裂,这是幼儿( )发展的一种表现。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责任感
6.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进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逐渐加快 D.匀速变化
7.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梨子被切成4 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童的思维已经具备了( )。
A.守恒性 B.可逆性 C.抽象性 D.自我中心性
8.有的幼儿很聪明,智商很高;也有的幼儿智商要低一些,不太聪明。 这是幼儿( )上的差异。
A.智力发展类型 B.智力发展早晚 C.智力发展水平 D.智力结构
9.幼儿使用代词“我”标志着( )的出现。
A.思维 B.个性 C.社会性 D.自我意识
10.( )是依恋开始出现的时期。
A.1~3 个月 B.4~5 个月 C.6~7 个月 D.8~9 个月
二、简答题(共2 题,共15 分)
1.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7 分)
2.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特性? (8 分)
三、论述题(共15 分)
如何发展幼儿的语言?
四、材料分析题(共2 题,每小题20 分,共40 分)
1.有经验的老师叫幼儿取东西或排队时,一般都不说“在你们的右边或左边”或者“在我的右边或左边”,而是说靠门、靠窗、在钢琴旁、在过道边等。 这是为什么? 这给幼儿教师什么样的启示? (20 分)
2.3 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 比如,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 如果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
(1)这个材料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 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什么?(10 分)
(2)成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