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减少和老龄化

四、农村人口减少和老龄化

农村人口减少(“过疏化”)和老龄化是造成里地里山“低度利用”的重要原因,前者主要是在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都市圈转移所带来的农业人口“社会性减少”,后者则是由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所导致的农业人口“自然性减少”。过疏化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显现,时值池田内阁提出“所得倍增计划”(1960年),该计划开启了以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化学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推动了《农业基本法》(1961年)和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1962年)的制订出台。在“生产第一”和“经济至上”的政策指导下,太平洋沿岸都市的产业集群吸收了大量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举家离村”的现象。[24]

为了缩小地域之间的差异,日本政府于1970年推出《过疏地区对策紧急措施法》,以期通过加强过疏地区交通、通信、医疗和养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林渔业经营现代化,并通过引进企业旅游开发来实现振兴产业和增加就业的目标。这种以公共事业投资为主的外源型开发方式促使过疏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土木工程建筑业逐渐取代农林业成为过疏地区的支柱产业。[25]受此影响,农户的兼业趋势有所增加。据农林水产省统计,1950年兼业农户约占全体农户的50%,1960年上升至66%,1970—2000年则维持在80%以上。[26]农业人口的“社会性减少”逐渐转变为“自然性减少”,如图1-3所示,1960年到1975年间,专门或主要从事农业经营的中坚农民数量从1 175万人大幅降至489万人。自1985年以来,65岁以上中坚农民所占比例上升速度加快,至2020年已达到70%,平均年龄为67.8岁。在中山间地域,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农业生产后继乏人成为制约里地里山可持续利用的一大瓶颈。

图1-3 农业人口变化与老龄化趋势(1960—2020年)

资料来源:農林水産省:《農林業センサス累年統計(農業編)》(表5-9、5-11),自1985年开始单列65岁以上中坚农民人数统计,《2020年農林業センサス第2巻 農林業経営体調査報告書(総括編)》(表3-7、3-8),Https://www.e-stat.go.jp/statsearch/files?page=1&toukei=00500209&tstat=000001016170,2021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