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移居创业为主的梯田地区振兴模式

三、以移居创业为主的梯田地区振兴模式

如前所述,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生产后继乏人是日本梯田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引进外部人才对于维持村落功能、激活乡村闲置资源、培育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日本人才支援制度不断完善,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从城市向乡村回流,以移居创业的方式参与乡村振兴。[32]以地域振兴协力队制度为例,每位队员在任期间(1~3年)可以获得年度上限为440万日元的报酬和活动经费,用于从事农产品开发销售、地域品牌建设等价值创造型活动和医疗养老、环境保护等社区支援型活动。在任期结束前后一年时间内,地域振兴协力队员还可获得100万日元补贴用于创业。该制度自2009年实施以来,有约六成队员选择在乡村定居,为梯田等条件不利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位于冈山县美作市(旧英田町)的上山梯田是西南日本地区吉备高原梯田群的组成部分,在其全盛时期耕作面积曾达到100公顷,规模约为8 300枚。受“减反政策”以及少子老龄化等因素影响,上山地区曾一度有超过九成的梯田出现弃耕抛荒现象,梯田的日常维护工作(如集体清扫水渠)也因农户年事渐高而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2007年,居住在大阪的志愿者们组成了“英田上山梯田团”。该团发起者因帮助退休归农的父亲清扫水渠而与上山梯田结缘。梯田团成员利用周末参加割草和修复弃耕地等工作,其中三人于2010年成为美作市首批地域振兴协力队员,正式移居上山地区。这些新农人通过众筹等方式将旧民宅改造成咖啡馆“银杏庵”,并开设“梯田大学”,供市民学习耕种技术

为了共谋地方发展之道,“英田上山梯田团”和认定农业者[33]“美作市地域振兴协力队”(Mimasaka Local Activiation Team,简称MLAT)与当地农户一起于2013年组成一般社团法人“上山集乐”[34],致力于推动梯田保护利用以及梯田米和相关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和销售(见图4-5)。“上山集乐”的成员们除了推出“乐米(Merry Rice)”牌梯田米之外,还开始种植荞麦、药草和香菇、酿造日本酒、制作皮革制品等,从多角度挖掘利用地域资源并提升其附加值。此外,为了解决上山地区交通难问题、满足年长者的出行需求,“英田上山梯田团”与特定非营利性活动法人“大家的村落研究所”联合开展调研,于2015年底成功获得“丰田移动基金会”高达2.2亿日元的资助。[35]该项目计划在四年时间里通过引进超小型电动汽车(COMS EV),逐步改善上山地区居民在日常生活(如医疗、购物等)和农林业生产等方面的出行条件,并在不破坏当地生活环境的前提下推动体验型乡村旅游的发展,以期建立一种自立、可持续的地域振兴模式。

图4-5 上山地区梯田保护组织架构图

资料来源:一般社团法人“上山集乐”。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上山地区现有人口约155人,其中有四分之一是移居者,梯田复耕面积达到20公顷,曾入选日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联盟“未来遗产项目”(2013年),并先后获得环境省“美好生活奖”(2015年)和农林水产省“发现农山渔村之宝”(2016年)等奖项。[36]上山梯田在吸引更多游客来访的同时,也为农业技术开发和国际合作提供了新平台。比如,“英田上山梯田团”与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筑水农机和太洋产业贸易株式会社合作开发适合梯田地区使用的半自走式割草机,主要用于休耕田的杂草管理,以减轻梯田劳作负担、预防兽害。合作者之一的太洋产业贸易株式会社还利用冈山县的补助金制度,将上山地区的古民居改造成附属办公室,供国内外农业技术人员研修使用。随着多元主体之间的协作不断深化,上山梯田在经济、生态、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和体现,内外部成员之间相互融合也为构建新型乡村共同体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