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次产业化的增值实践

四、基于六次产业化的增值实践

“地域循环共生圈”鼓励充分发挥乡村资源优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建立产销对接和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位于日本四国地区的德岛县以盛产莲藕出名,其出货量位居日本第二。特别是在吉野川下游的低湿地带,近年来由于实行环境保全型农业,水质土壤环境得到不断改善,自2015年起鸣门市附近陆续有东方白鹳飞来藕塘觅食,并开始筑巢繁殖。东方白鹳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曾一度灭绝,后经多年人工繁育才于2005年在兵库县丰冈市实现野外复归,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物种。为了给东方白鹳创造更好的栖息环境并以此振兴地方经济,德岛县联合官产学各方组成“推进东方白鹳定居联络协议会”,开展生物调查、食源地生境营造以及有机肥技术推广等活动。对于减半使用化肥农药、并实施生境改善措施的农户,鸣门市还特别推出品牌认证制度,其生产的鲜藕及加工品(如荷叶茶、莲藕脆片、藕粉等)经认证后可使用“东方白鹳盛情款待”商标,经由农协(JA德岛北)销往日本各地,获得了较高的市场收益。

除了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之外,第三方认证也是推进六次产业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比如,静冈县滨松市在2005年的市町村合并中成为人口约80万的政令指定都市[23],森林覆盖率高达66%,其中天龙地区出产的杉树和桧树因木质优良而被称为日本三大人工美林之一,但由于国内木材价格持续低迷,山村过疏化和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合并后的滨松市将“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作为整合森林资源、促进乡村振兴的引擎。在过去10年间,滨松市FSC/FM(森林管理)认证林面积从18 400公顷增加至48 542公顷,跃居日本市町村首位,FSC/COC(产销监管链)团体认证数量达到80个,涵盖林业合作社、制材、流通和建筑业等。[24]为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合作,滨松市政府联合木材供需双方以及金融机构等约120家本地企业和团体组成“滨松地区推进FSC·CLT(正交胶合木)活用协议会”,致力于拓宽木材应用和销售渠道、提高其附加值。滨松市还制定了“促进公共部门使用本地木材的基本方针”,计划到2020年将政府、学校和医疗保健等公共设施使用FSC认证木材比例提高到100%。此外,滨松产的FSC木材还被用于东京奥运会部分场馆和运动员村的建造,并开始销往中国、韩国等海外市场。

以上案例说明,官产学合作有助于促进产销对接以及农林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的形成,这对于提升农林产品附加值、完善上下游利益联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环保认证进一步推动了农林业绿色发展,使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