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烹调,吃上健康月子餐
大部分新妈妈的月子都是在家里坐,月子餐不是婆婆就是妈妈来料理的,这就要求家人必须懂得一些产后的饮食原则。除此之外,月子餐的烹调也要讲究技巧,为了让产后新妈妈能够更快地恢复,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月子餐烹饪的原则,从而让新妈妈的月子饮食更利于健康。
1.选料要得当
食材是烹饪月子餐的关键所在,产后新妈妈进补的食材,一般是动物性食材比较多,比如鸡肉、鸭肉、猪瘦肉、猪蹄、猪骨、鱼类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核苷酸等,比较适合新妈妈产后滋补。另外,蔬菜也是必不可少的。总的来说,新妈妈的月子餐最好选择一些天然无污染的有机食材。
2.烹饪方式
易于消化是月子餐烹饪的要点,新妈妈的饭菜宜煮得软一点儿,在烹调方法上多采用蒸、炖、焖、煮,不宜采用煎、炸的方法。因为食物在加工烹饪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一些营养素会遭到破坏。所以,烹饪过程中要尽量利用其有利因素提高营养,促进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要控制不利因素,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3.讲究搭配
很多食物都有固定的搭配模式,合理搭配可以使营养素起到互补作用,营养更全面。比如鲤鱼和丝瓜,鲫鱼和豆腐,这样的搭配会使鱼的蛋白质功效发挥到最佳;海带和棒骨的搭配能使酸性食品棒骨与碱性食品海带起到互补效应。不过,也不宜将过多的食材混在一起同煮,这样会失去食物纯正的口味。
4.火候适宜
火候的大小,不仅关系菜肴的口味,还关系营养的损失与释放。比如煲汤时,温度应该长时间保持在85~100℃,煲汤火候的要诀是大火烧沸、小火慢炖,这样可以使食物的营养素一点点地炖出来,保证汤浓醇厚;炒青菜时,则需大火快炒,避免营养素的流失。
5.谨慎放料
产后新妈妈不宜进食辛辣、味重的食物。炒菜时,诸如辣椒、鸡精、胡椒、葱、蒜之类的调料要尽量少用。此外,还要注意调味料的放入顺序,盐应该最后放,因为盐会使原料中的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阻碍鲜味成分扩散,而且先放盐,食物容易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