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发热
产褥期以发热为主证,或伴有其他症状则称为产后发热。产后1~2天内,由于新妈妈阴血骤虚,营卫暂时失调,常有轻微的发热,如果不治疗能退热则属于生理性发热;如果产后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出现高热,就是产后发热了。西医称产后发热为产褥感染,其发病率较高,且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影响产妇的正常生活及产后恢复。
1.症状与表现
感染邪毒型:表现为出现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多或
少,色紫黯如败酱,有臭气,烦躁,口干口苦,小便黄短,大便干结。外感发热型:表现为产后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或有咳嗽。血瘀型:表现为寒热时作,恶露排出不畅,量少色紫黯,夹有
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口干不欲饮。血虚型:表现为产褥期中低热缠绵,或午后低热,早晨退至正常,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
2.发病原因
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比较多。比如,新妈妈生产时,皮肤上的毛孔都处于张开的状态,生产后又会大量排汗,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敏感,如果在这时着凉,就很容易感冒,从而引起发热;又如,产前、产后不注意卫生,或分娩过程中消毒不彻底,导致细菌侵入新妈妈的生殖系统而引起发热;此外,新妈妈的乳汁过多或过浓,流出不畅,在乳腺管内郁积成块,或在哺乳时被宝宝损伤了乳头,使病菌侵入,引起急性乳腺炎,也会使新妈妈出现产后发热;还有分娩时由于胎儿压迫膀胱而造成的尿潴留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也会引起发热。
绿豆莲子粥
绿豆100克,莲子30克,大米50克。
冰糖适量。
(1)绿豆洗干净后,用清水泡2小时左右;莲子洗净泡好备用。
(2)大米淘洗干净,倒入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泡好的绿豆、
莲子,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熬煮成粥,食用时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绿豆、莲子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的作用,有助于新妈妈退热。
莲藕桃仁粥
鲜莲藕100克,粳米50克,桃仁10克。
白糖适量。
(1)桃仁洗净、捣烂,加水适量滤取汁备用;莲藕洗净,切碎,用果汁机榨汁,取汁备用。
(2)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熬煮,粥将成时加入桃仁汁、莲藕汁,再煮10~15分钟,加入白糖,搅匀溶化即可。
此粥有祛瘀解热、凉血止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热时作、口干不欲饮、大便燥结、产后血瘀发热。
木耳黄花拌豆芽
绿豆芽300克,黄花菜、木耳各50克。生姜、米酒、醋、香油、酱油、盐各适量。
(1)绿豆芽洗净;黄花菜、木耳洗净、泡发,切成丝儿;生姜洗净,捣烂取汁,与米酒、香油、酱油、醋、盐一起搅匀,配成调味汁备用。
(2)将绿豆芽、黄花菜、木耳一起放入沸水中焯熟,捞出沥干水分后倒入盘内,加入调味汁调味即可。
此菜有清热解毒、滋阴壮阳、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产后发热、下腹疼痛、恶露量多、口渴心烦、大便秘结等症状。
葱姜红糖汤
带根须的葱白50克,生姜30克。
红糖适量。
(1)将带根须的葱白洗净;生姜洗净,切成片。
(2)葱白与生姜片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熬煮,加入适量红糖即可。此汤有祛寒、散热的功效,可以帮助发热的新妈妈发汗。
补中益气汤
黄芪、益母草各15克,党参、白术各12克,陈皮、柴胡、黄芩各10克,升麻、炙甘草各6克。
以上食材加水煎,去渣取汁。适用于新妈妈产后发热、证属脾胃虚弱、中气不足、产后气血虚损症状。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红豆冬瓜皮茶
红豆50克,冬瓜皮20克。
(1)红豆洗净,浸泡30分钟;冬瓜皮洗净。
(2)将浸泡好的红豆和冬瓜皮一同入锅,加水熬煮半小时左右即可,每日当茶饮用。
此汤有清热、止血的功效,适合子宫复旧不良伴有低热、恶露不尽的新妈妈食用。
白萝卜鲜藕汁
鲜莲藕150克,白萝卜100克。
蜂蜜适量。
(1)白萝卜洗净,莲藕洗净去皮,分别捣烂取汁。
(2)将白萝卜汁和莲藕汁混在一起,加入适量蜂蜜拌匀即可。
莲藕含有维生素C、膳食纤维,白萝卜有清肺化痰等作用,二者搭配可以缓解因感冒引起的发热症状。
益母山花饮
益母草30克,山楂、金银花各10克。冰糖适量。
(1)益母草、山楂、金银花洗净放锅内,加水600毫升,煎取300毫升,加水复煎。
(2)将2次煎取的药液混合,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温热服用。
此饮可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清热止渴,适用于产后出血过多、恶露不尽、下腹疼痛、血瘀发热症状。